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论坛推荐 > 生长抑素的临床应用进展

生长抑素的临床应用进展

2012-07-11 11:55 阅读:6185 来源:爱爱医 责任编辑:潘乐乐
[导读] 生长抑素(SST)是一种由神经内分泌细胞、炎症细胞、免疫细胞产生的调节性多肽,多种形式的生长抑素共同构成生长抑素相关肽家族。具有代表性的有Octreotide(SMS2012995,奥曲肽)、Vapreotide(RC2160,伐普肽)、Lanreotide(BIM23014,兰乐肽)等。生长抑素

    生长抑素(SST)是一种由神经内分泌细胞、炎症细胞、免疫细胞产生的调节性多肽,多种形式的生长抑素共同构成生长抑素相关肽家族。具有代表性的有Octreotide(SMS2012995,奥曲肽)、Vapreotide(RC2160,伐普肽)、Lanreotide(BIM23014,兰乐肽)等。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不仅可抑制胰液、胃酸等分泌,而且具有抗肿瘤活性,且毒副作用小,患者耐受性好等特点。本文简要介绍一下生长抑素的临床应用进展。

    1.生长抑素用于肠梗阻和肠瘘

    丁如良等应用生长抑素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在基础疗法(禁食、胃肠减压、矫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全胃肠外营养以及应用抗生素)基础上,应用生长抑素(思他宁)6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微泵静脉注射,疗效满意。生长抑素能减轻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保守治疗成功率,降低患者死亡率。王文等对部分动力性和不全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用生长抑素治疗,取得了促进恢复、缩短疗程的效果。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为腹部外科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王庆华等应用生长抑素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进行保守治疗,基础疗法加用生长抑素(善宁011mgimbid,或013mg微量泵持续静脉应用),效果满意。也有研究表明,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能有效减少瘘口周围的炎症反应,使瘘自愈成为可能。吕岩等在动物实验中探讨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在肠瘘治疗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生长抑素用于治疗肠瘘较其类似物有效,并且生长抑素类似物与单纯治疗组比较亦有效。

    2.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

    彭丽华等探讨生长抑素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的止血疗效。对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在抢救休克的基础上,首次静注生长抑素250μg,继以250μg·h21维持静滴。若生长抑素治疗无效后,酌情加用内镜、套扎或组织粘合剂注射、双囊三腔管气囊压迫等。结果显示单用生长抑素对轻度出血效果好,对中、重度出血综合治疗更有效,可有效提高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治愈率。李鸿霞等应用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在临床资料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及时规律应用生长抑素,可明显缩短疗程,减少输血避免因输血而导致的交叉感染,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疗效显著。应用生长抑素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已得到共识。但关于其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报道较少。杨珍等应用生长抑素持续微泵注入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111例,临床结果表明生长抑素对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治疗有重要价值,持续微泵注入生长抑素可保证血药浓度在治疗浓度范围,治疗组与对照组止血效果明显不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3.生长抑素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

    生长抑素具有明确的抑制胰液和胰腺消化酶分泌的药理作用。梁茂锦等应用人工合成的生长抑素类似物善宁治疗急性胰腺炎,一般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善宁,016mg·d21,分次皮下注射维持治疗7~10天。疗效显著。陈厚斌等对35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应用生长抑素治疗,在常规营养支持、H2受体阻滞剂及抗生素使用基础上,应用生长抑素(善宁),1周内,按015μg·(kg·h)21,微泵或静脉持续点滴,1周后,减至0125μg·(kg·h)21,24h微泵或静脉持续点滴或每8h皮下注射1次,每次011mg。复查血尿淀粉酶正常后停用。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生长抑素有显著疗效,宜在早期治疗中作为首选药物,从而提高治愈率。王煜等对胰腺损伤伴神经损伤的病人应用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进行联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联合治疗组的平均住院天数比单用生长抑素组和常规治疗组明显减少,联合治疗组能增加蛋白合成,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缩短留置导尿管时间、住院天数。胰腺损伤时全身处于应激状态,常规的营养支持对改变这种异常代谢状态往往起效慢。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联合治疗胰腺损伤伴神经损伤,有阻断炎性介质释放产生的瀑布效应作用,有利于增强营养支持的效能,改善营养底物的利用,纠正负氮平衡,增加蛋白合成和细胞再生能力,促进损伤的胰腺组织和神经纤维恢复。

    4.生长抑素抗肿瘤应用

    研究发现,SST及其类似物不仅对多种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而且对非神经内分泌肿瘤如乳腺癌、大肠癌、肝癌、肺癌等的生长也具有抑制作用。生长抑素对生成肿瘤血管的多种因子,诸如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胰岛素样因子等均有抑制作用。当前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已广泛地应用于肿瘤学的研究中。鉴于生长抑素与各调控血管生长因子之间的关系以及各个相关实验,生长抑素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的研究已受到普遍的关注,被认为是其控制肿瘤生长的重要作用途径。生长抑素与传统的手术、放疗和化疗的联合应用,可能会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生长抑素应用日渐广泛,越来越被临床关注。随着药理作用研究和临床应用的深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生长抑素会有更广阔的前景。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