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论坛推荐 > 老年人用药不良心理分析与对策

老年人用药不良心理分析与对策

2012-07-11 09:46 阅读:1576 来源:长春市急救中心 赵 鹏 责任编辑:潘乐乐
[导读] 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众多老年人是一个弱势群体,进入老年后一些老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但也有不少人对自己的疾病认识不清,心理感觉与实际疾病不一致,称心理适应不良。这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给治疗和用药带来很大的障碍。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和掌握

    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众多老年人是一个弱势群体,进入老年后一些老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但也有不少人对自己的疾病认识不清,心理感觉与实际疾病不一致,称心理适应不良。这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给治疗和用药带来很大的障碍。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和掌握的现状可分为三种类型。

    1 心理上认为没有病

    这类病人自己身体存在着某种疾病,但心理上他们不认为自己有病,甚至认为是“小毛病”,心理上不承认自己已患病,所以平时不把自己当成病人对待,表现得“不在乎”。有时怀疑诊断有误,在言语行动上与正常人一样。这类病人不能主动地接受治疗,也不能很好地配合医护人员治疗。这种矛盾使病人处于被动状态,延误病情,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对这类老年人我们要主动耐心地向他们讲解某种疾病的发展原因、临床症状及疾病的发展趋势和注意事项等。既让这类病人重视疾病,又要消除其焦虑感和恐惧心理,以提高对疾病的观察力和感觉力。

    2 心理上认为病情轻

    这类老年人他们承认自己有病,但对自己患的疾病认识程度不够,估计过低,心理承认不足,对疾病的发展缺乏了解及重视。他们有时也会去医院看医生,只要病情好转就会自行减药、停药,有时断续用药,这不仅使机体对药品产生抗药性,而且不全心身地投入治疗往往会加重病情,使轻病转为重病,失去治疗机会,带来不应有的痛苦和经济损失。

    3 心理上认为有重病

    这类老年人平日注重自己身体保护及保健,有病立即去医院检查,若查出身体有病他们就思想压力大,负担重。表现为情绪低落、悲观。因此他们相信新药、特药、进口药,看广告用药。到处找名医、找偏方、找新疗法,致使精神处于紧张状态而导致失眠、忧郁、沮丧。对这类老人首先就要解除其心理障碍,消除心理压力,从焦虑和恐惧中走出来,彻底放下包袱投入治疗中,还要向病人讲清精神作用与治疗效果的关系,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容面对疾病,争取尽快恢复健康。

    综上所述,以上三种类型老年人用药心理状态与治病态度都是不正确的。尤其是在心理上认为自己患重病,这种把轻病看成重病,本身就是心理不健康。疾病的病程演变均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机体病变是客观存在的,但病人本身如何认识自己的疾病和对今后生活的信心等却因人而异,不同的思想情绪及对疾病所持的不同态度都可以直接影响病人机体功能的调节,尤其对患有严重疾病和肿瘤的病人更为重要。医务工作者要了解病人。不仅了解病情的变化、用药情况,还要善于察言观色,与病人沟通,分析其思想动态及心理活动。结合病人特点给予思想上的帮助和解脱,关心同情他们,协助他们以坚强的毅力及乐观情绪调动自身免疫功能,使其重新获得健康和快乐。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