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论坛推荐 > 老年冠心病患者脑血管造影的临床意义

老年冠心病患者脑血管造影的临床意义

2012-06-11 15:26 阅读:1616 来源:爱爱医 责任编辑:潘乐乐
[导读]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首要原因。因此,全面准确的评价心脑血管粥样硬化的程度及关系、早期干预,对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及改善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已往心脑血管硬化狭窄的研究多采用冠状动脉造影与颈动脉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对比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首要原因。因此,全面准确的评价心脑血管粥样硬化的程度及关系、早期干预,对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及改善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已往心脑血管硬化狭窄的研究多采用冠状动脉造影与颈动脉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对比的方法,其诊断评估具有一定局限性,特异性、敏感性报道不一。心脑血管造影为诊断心脑血管硬化狭窄的金标准。为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脑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及其行脑血管造影的临床意义,本文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脑血管造影的临床意义进行探讨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本院2002年1月~2006年10月住院的41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老年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后即刻行脑血管造影。其中男性28例,女性13例,年龄65~80(平均68±3.5)岁。合并高血压32例,血脂异常31例,糖尿病12例。 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均符合专业教材标准。

    1.2 冠状动脉造影

    以标准的Jukins法选择性行冠状动脉造影,根据Ellis等划分的冠状动脉造影狭窄程度分成3个亚组:
    ①轻度狭窄组(n=7):左前降支(LAD) 、左回旋支(LCX)及右冠状动脉(RCA)的任一主支狭窄<50%。
    ②中度狭窄(n=6):任一冠状动脉主支狭窄≥50%且<70%。
    ③重度狭窄(n=28):左冠状动脉主干(LM)狭窄≥50%或任一冠状动脉主干狭窄≥70%。对3组的狭窄血管进行Califf危险分层,将冠状动脉LAD,LAD的主要对角支 、第一间隔支 、LCX、LCX的主要钝缘支 、RCA、RCA的后降支有≥75%的狭窄记2分,计算总分;未达到标准记分的记0分。

    1.3 数了减影血管造影术(DSA)脑血管造影

    以上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后即刻行主动脉弓上动脉及全脑血管造影(双侧颈动脉和双侧椎动脉),颈内动脉造影流率为4~5 ml/s,椎动脉造影流率为3~4 ml/s。参照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研究(NASCET)标准进行颅外动脉狭窄程度的测定,分级为:轻度狭窄(0~29%);中度狭窄(30~69%);重度狭窄(70~99%);闭塞(100%)。颅内动脉狭窄分级:轻度狭窄<50%;中重度狭窄≥50%;闭塞。一支动脉多发狭窄时以最严重处狭窄判定。脑动脉显著狭窄指中重度狭窄。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数据方差不齐者采用非参数检验。用非参数配对样本Wilcoxon符号检验探讨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脑血管狭窄程度分布的一致性;用非参数Jonckheere-Terpstra检验探讨心脑血管造影结果以及Califf危险记分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用Fisher精确检验探讨Califf危险记分与脑血管狭窄程度的关系。

    2 结果

    2.1 冠状动脉造影及脑血管造影的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轻度狭窄为7例,平均病变支数为0支;中度狭窄为6例,平均病变支数为(1.2±0.8)支;重度狭窄为28例,平均病变支数为(2.5±1.0)支。重度狭窄较中度狭窄冠状动脉平均病变支数差异显著(P<0.01)。重度狭窄组的Califf危险记分为4.6±1.5,轻度狭窄组和中度狭窄组Califf危险记分均未达到记分标准,总分为0分,重度狭窄组与轻、中度狭窄组Califf危险记分差异显著(P<0.01)。脑血管造影提示轻度狭窄为7例,中度狭窄为4例,重度狭窄为26例。冠状动脉与脑动脉狭窄程度分布差异不显著(P>0.05)。

    2.2 冠状动脉狭窄与脑动脉狭窄的关系

    Califf危险记分≥2分组中,轻度脑血管狭窄发生率7.1%(2例),低于0分组的38.5%(5例),差异不显著;但在Califf危险记分≥2分组中,中重度脑血管狭窄的发生率高达92.9%(26例),高于0分组的30.8%(4例),差异显著(P<0.05)。冠状动脉Califf危险记分越高,脑动脉狭窄程度越高。

    2.3 随访

    41例患者中37例有冠状动脉同时伴脑动脉狭窄,其中10例为中、重度狭窄,25例为双重度狭窄。随访1~5(平均2.3±1.2)年,轻度狭窄组无死亡,中重度狭窄组死亡1例,双重度狭窄组死亡5例。

    3 讨论

    AS性病变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多发性血管硬化性疾病,主要侵犯体内大、中动脉,尤其以侵犯对生命健康威胁为主的冠状动脉及颅脑动脉,两者常同时存在。Bae等研究发现,颅脑AS性狭窄与冠状AS性狭窄极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已往的心脑血管硬化狭窄的研究多采用冠状动脉造影与颈动脉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对比的方法,超声方法虽安全无创,但易受患者个体及检查者因素影响 。本文采用的心脑血管造影的研究方法是诊断心脑血管狭窄与闭塞最可靠的方法和最主要的手段,可直观地观察并细致分析冠状动脉病变的性质和颅内外脑动脉主要分支血管的狭窄闭塞程度及侧支供应情况,有利于筛选介入治疗的适应症,其结果更为全面、精确、可靠。本文冠状动脉造影及脑血管造影检查提示轻度狭窄分别为7例和7例,中度狭窄分别为6例和4例,重度狭窄分别为28例和26例,冠状动脉与脑动脉狭窄程度分布一致。重度狭窄组与轻、中度狭窄组Califf危险记分差异显著,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越多狭窄程度越重。冠状动脉病变狭窄Califf危险记分越高,脑动脉病变程度越重。本研究显示:脑AS狭窄的发生率及程度与冠状动脉狭窄是平行的,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增加脑动脉狭窄程度也增加,与Bae等研究一致。

    随访显示双重度狭窄(冠状动脉同时伴有脑动脉重度狭窄)的老年患者的死亡率明显增高。因此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尤其是造影提示冠状动脉重度狭窄者,应常规行脑血管造影检查,可及时发现双重度狭窄的高危患者,有利于早期给予干预治疗以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