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论坛推荐 > 浊气在上不可漫升

浊气在上不可漫升

2012-06-11 10:34 阅读:1426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责任编辑:潘乐乐
[导读] 有客过余而问之曰:一大病久虚人,容颜黄瘁,饮食减餐,两足浮肿,已半岁,气虚下陷无疑矣。连进补中益气汤,反致胁满胸膨,呕哕不能食,则奈何? 余曰:据子所言,是诚气虚下陷之病矣,补中益气汤,亦诚对病之药矣。服之而病反剧者,徒遵章句中,所谓不足者

    有客过余而问之曰:一大病久虚人,容颜黄瘁,饮食减餐,两足浮肿,已半岁,气虚下陷无疑矣。连进补中益气汤,反致胁满胸膨,呕哕不能食,则奈何?

    余曰:据子所言,是诚气虚下陷之病矣,补中益气汤,亦诚对病之药矣。服之而病反剧者,徒遵章句中,所谓不足者补,下陷者升耳。不思古人立教,言有尽而意无尽。虽言不足者补,而不足之中,未始不兼有余,病于此而温补焉,则不足者未补,而有余者日必炽矣。虽言下陷者升,而清气下陷者,未必绝无浊气之在上,于此而漫升焉,则清气未升,而浊气已先横矣。子之所用升补而反剧者,大率近是。

    客曰:何以知其不足中之有余,清气上之浊气耶?

    曰:有证之见于外而知之耳。夫证之见于外者,如恶心、膨满、痰嗽、喉疼、腹痛作泻,与饮食有妨之类也。此即所谓有余之病,兼在上之浊气也。外补之法,便须酌量而施之。然此乃见证之显者,至有证虽见而实隐,却又难察也。本不恶心,而胸中则时懊憹。本不膨胀,而肋间隐然刺痛;本不痰嗽、喉疼,而喉忽似哽似噎;本不作痛作泻,而大便不时至,欲解不解;本不有妨饮食,而亦自有厌饫而难安。如此之病,亦即有余之病,兼在上之浊气也。升补之药,须酌量而施也。非用心精而晰理密者不能也。故用补中益气汤,必熟审之当而察之详者,为得焉耳。(明·裴一中·《裴子言医》)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