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由于单纯机械摩擦而造成的牙体硬组织慢性磨耗称磨损,分咀嚼磨损和非咀嚼磨损两种。
【临床表现】
1.咀嚼磨损是在正常咀嚼过程中造成的,属生理性磨损,一般发生在耠面和切缘。恒牙萌出后,在数年或数十年的咀嚼中出现磨损,早期在釉质表面出现浅黄色小区,以后逐渐扩大、融合,牙本质成片暴露。严重时可形成锐利边缘嵴,有时遇机械及冷热**时敏感。由于在咀嚼时患牙有轻微的动度,长期咀嚼也可引起邻面的磨损,使原来的点接触变为面接触,可引起食物嵌塞。
2.非咀嚼性磨损是由异常的机械摩擦力所造成,是一种病理现象。不良习惯和某些职业是造成这类磨损的原因,如木匠、鞋匠常用牙咬住钉等,使切牙出现隙状磨损。
3.磨损可引起各种并发症,如牙本质敏感症、食物嵌塞、牙髓病变、咬合创伤、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等。
【诊断要点】
根据临床表现,结合年龄、职业、不良习惯等,可作出诊断。
【治疗原则及方案】
1.咀嚼磨损无症状时,不必处理。
2.非咀嚼磨损应去除病因,纠正不良习惯。
3.当磨损出现牙本质过敏症时,可行脱敏治疗。
4.当出现牙髄或根尖周病变时,按常规进行牙髓病或根尖周病的治疗。
5.当出现其他并发症时,应按不同症状进行相应治疗。
阐述了病案分析的重要意义、思路和方法。各论分为四章,包括口腔内科学、口腔颌...[详细]
管治疗术是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有效手段,其技术理论、操作规范、材料器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