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务情感 > 学会放弃

学会放弃

2011-03-10 11:04 阅读:873 来源:健康报 作者:水**南 责任编辑:水北天南
[导读] 在评价医生时,特鲁多说过:“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有时,积极建议其摒弃不切实际的期望而选择放弃,也是对患者的一种关怀

  人生在世,我们每个人都将不断面临选择。既然是选择,成功的选择和失败的选择就都有可能发生,选择坚持和选择放弃也都需要勇气。有些人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选择了坚持,最终获得了成功,成为人们眼中的英雄,让人们敬仰和羡慕;而那些选择退缩和放弃者,却很容易遭到白眼和鄙视。

  由此可见,选择放弃是困难的,也是痛苦的。而帮助别人作出放弃的选择,难上加难。很不幸,我就是那个经常要劝别人作出放弃选择的人。职业的特点经常会把医生推向这种尴尬境地:一次一次地劝患者放弃,这表明了医学和医生面对疾病时的束手无策。医学模式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化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让患者参与治疗方案的选择和决策已经成为现代医学实践的共识。患者的意见变得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决定性意见。所以,帮助患者作出合理的治疗选择是医生的职责。在面对彻底丧失治疗机会的患者时,引导患者学会放弃,也是医生的一项重要任务。

  我们医院的患者来自全国各地,他们中多数都是四处求医无果,甚至已经被宣判“**”的人。他们不甘心,往往把最后的希望寄托于北京协和医院,期望这里的医生能起死回生。但是,奇迹不可能总是发生。虽然我们治愈了大量疑难杂症患者,但并不代表能解决所有问题。所以,在这里,被“终审宣判”的患者十分常见。

  在我诊治的男性不育症患者中,经常有一些已经没有任何治愈希望的患者,仍然不甘心、不放弃。而我,则经常成为宣判“没有希望”的裁决者。那个时候,我是痛苦的,也是矛盾的,内心的挣扎一点也不比患者少。

  直到收到一名患者的来信,我才对这种帮助患者选择放弃的行为有了新的认识。

  信中这样写道:

  李大夫,您好!

  其实我并不是您的病患,但我仍然要给您写这封感谢信。因为您救治的不是我们的病,而是我们的心灵。我和老公于去年年初结婚。一年多以来,我的肚子都没有“消息”。我们去做了一系列的检查。我是输卵管一边不通,一边通而不畅。而我老公更麻烦,做了3次**常规检查都未发现**,做了睾丸活检也未发现**。我们跑了几家医院,都是同样的答案。说实在的,我们都很痛苦。特别是这段时间,我特别消极,干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遇到熟人连话都懒得说,连几个要好的同学、朋友、亲戚都慢慢疏远了。因为我最怕他们问起这件事,特别是害怕听说身边比我们晚结婚的某某人有身孕了。我不停地怨天尤人,抱怨老天对我们的不公。

  然而今天,我在网上看到您跟一位病患说:“人生有许多有意义的事情,不见得仅是生育一件事情。”这句话让我感触良多。是啊,也许我们把心思花在事业上会更有意义。最终,我们在医生的建议下打算做供精人工授精。我想,这会是条艰难而又漫长的求子之路,但我会抱着坚持却不强求的心态努力的。这好像很难,我在心理祈祷:加油,加油,加油!李医生,我们一起加油好不好?我衷心希望您的事业能更上一层楼,能更好地帮助我们这些不育不孕患者圆求子梦。还有,如果我们有幸能有小孩,我希望我的小孩以后能学医,做一名为人民服务的好大夫。

  能遇到这样通情达理的患者,是最让我欣慰的事。的确,人生有许多有意义的事情要做,不要因为某一件事就放弃整个世界。况且,供精人工授精也不像一些人想象的那样艰难,成功的机会还是很大的。我祝愿这位患者心想事成,少受波折,早日实现得子愿望。

  不生育是人生的一大憾事。能够想得开,的确很艰难。我理解患者的孤独无助和痛苦绝望。我知道我曾经给过许多患者“放弃生育希望”的建议,这对他们而言是非常沉重的打击。我也常常为此而觉得愧对患者那一双双渴望而饱含泪水的眼睛。但是,医学不是万能的,主动放弃可能更好。

  对于那些经过反复检查和治疗,最终确认没有治疗希望或没有继续治疗价值的不育症患者,例如卵巢功能衰竭、无子宫、先天性无睾症、小睾丸症、明确具有影响生育能力的染色体异常(部分染色体异常的患者也可能有生育能力,需要专家帮忙分析)等,一定要冷静地分析病情,勇敢地面对现实。可以根据夫妇双方的具体病情,选择供卵、非丈夫**人工授精或领养子女等其他办法解决生育问题,或者等待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出现。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放弃”可能会展现给你另一片广阔的天空。放弃有主动和被动两种方式。我亲历最多的是被动放弃的患者。还记得一名患者痛彻心扉的话语:“上帝不公平。我年轻力壮,什么都不比别人差,凭什么让我绝后,不给我传宗接代的机会?”最终,在他们经历千般磨难后,往往是债台高筑、心力交瘁,甚至家庭解体。

  被动放弃的医生也大有人在。个别医生在已经没有任何可能的情况下,仍选择不放弃,还在全身心地与疾病抗争,有时却也难以被公众接受。例如,国外某手术技术非常娴熟的著名外科医生,为患者手术时的忘我境界和不放弃精神震惊了在场所有人。即便在患者已经停止了呼吸和心跳,麻醉师一再提醒医生停止操作的情况下,这位医生仍我行我素。尽管几小时后手术完美收官,却惹起了包括患者家属和医生在内的全体公愤,这位医生最终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在评价医生时,特鲁多说过:“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有时,积极建议其摒弃不切实际的期望而选择放弃,也是对患者的一种关怀。

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 李宏军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