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前沿进展 > 防控禽流感允许质疑才有公众理性

防控禽流感允许质疑才有公众理性

2013-04-10 13:17 阅读:1087 来源:爱爱医 责任编辑:刘津利
[导读] 尽管H7N9禽流感突如其来,但是相比十年前的SARS,公众并没有太多的恐慌。比较及时透明的信息公布,应对举措的迅速展开,话题的各抒己见和自由讨论,都使得公众以更为理性和平静的方式泰然处之。

尽管H7N9禽流感突如其来,但是相比十年前的SARS,公众并没有太多的恐慌。比较及时透明的信息公布,应对举措的迅速展开,话题的各抒己见和自由讨论,都使得公众以更为理性和平静的方式泰然处之。

过去一周,可以从诸多媒体报道中,看到有关禽流感的各种信息。从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的**数、死亡人数,到多地备战H7N9的诊疗方案;从上海披露首例H7N9发现全过程,到农业部相关专家表示,不排除在更大范围内检出禽流感可能性;从治疗H7N9新药获批上市,到“万能神药”板蓝根的局限性……

与SARS明显不同,H7N9和禽流感从一开始就不是禁忌词,相关病例和死亡人数,也没有秘不可宣。虽然微博上不时有疑惑,甚至有一些传言,但是及时公开透明的信息,给人们提供了良好的判断依据,很少有人轻信传言或以讹传讹。清明小长假期间,人们更多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是否外出旅行,上海、江苏、安徽等地,也没有因为出现禽流感病例而人流骤减。各地及时的应对举措,也减少了不必要的恐慌。针对H7N9传播的具体情况,一些地方开始捕杀活禽,暂停活禽*,它们传递出“**在行动”的信号,在一定程度上安抚了民众的不安。

公共卫生事件突发之时,我们时常强调理性应对。相信谣传,莫名的恐慌,抢购所谓的防护用品和药品等,曾被视为民众不理性的表现。其实,理性不是凭空建立的,也不能靠简单的倡导就能实现。信息公开,应对有方,允许质疑,及时回应,才可能最大限度地构建公众理性。

对于H7N9禽流感的防控,人们曾经提出过一些质疑,比如,上海出现的首例病例为何没有及时公布,禽流感是否与黄浦江死猪事件相关,南京小区内多只麻雀为何无故死亡?对此,相关部门给予了及时的回应。同时,在相关问题的探讨上,也更为开放。

比如,针对预防禽流感的中医药方,钟南山院士就表示,“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找到了预防药物,这也太快了”。而患者是否应该得到免费治疗,也有不同意见。

“H7N9是否会像非典一样大面积暴发”,也一度是网络上的“今日话题”。这种讨论,不见得都有理有据,相关观点也未必权威科学,却体现了公共事件中的公众知情与参与。允许讨论,比禁声之后给出一个确定无疑的答案,更容易被公众所接受。

争议之中,民众并没有手足无措,他们其实自有主张。有关“治疗费用是不是该免”的微博小调查就显示,98%以上的参与者同意免费救治H7N9患者。可见,无须担心不同意见混淆视听,也不必害怕公众在异议中无所适从,同公开透明有助于理性判断一样,习惯于众说纷纭的舆论,很难被一家之言所蒙蔽。

正如卫计委相关官员所说,与十年前相比,此次禽流感的防控,更加透明规范,对于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和能力,也有了很大进步。无论是禽流感,还是与之相关的病理学、药物学知识,都不可能马上被了解和掌握,相关的防止措施和方案,难免有疏漏。最大限度地公开信息,允许讨论和质疑,既体现了面对未知的严谨精神,也是对待公众事件的一种负责任态度。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