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其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淋巴结转移是食管癌最常见和最主要的转移途径,它直接决定肿瘤的分期,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研究淋巴结转移的发生机制和调控因素对食管癌的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有着重要意义。”解放军济南军区总医院王宝成教授在9月20日第十五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12年CSCO学术年会上说。
首先,王宝成对比了食管癌在中西方的流行情况。中国以鳞癌为主,腺癌发生率未见明显变化,其发生率地域差异大,高发区与低发区相差60倍以上,总发病率13.4/10万人。发病原因和吸烟、社会经济地位低下、喜食刺激性食物、营养状况差、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缺乏、食物污染等因素有关。恶性肿瘤发病率排在第五位,死亡率排在第四位。尤其我国及亚太地区一中段鳞癌为主,占到90%以上,且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
西方国家食管癌以腺癌为主,且发生率增长迅速,而鳞癌保持稳定,发生率约7/10万人,发病原因与营养过剩、肥胖、酗酒等有关,其在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九位,死亡率第八位。
目前,已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家族的生理作用参与人体的胚胎发育、创伤愈合、炎症反应,同时也在肿瘤生长、肿瘤转移起到作用。其中研究VEGF-C编码基因定位4q34,含有7个外显子,与VEGF有30%同源性,表达在胎盘、小肠、结肠等部位。
同时,HuR(HumanAntigenR)是调控mRNA稳定性作用,属于ELAV家族中成员,RNA结合蛋白,正常存在细胞核。在低氧、放射性损失、细胞因子刺激下可以从细胞核转运至胞浆,通过RNA识别基序与多种mRNA结合,避免mRNA转运过程中被核酸酶降解掉,从而增加mRNA的稳定性。虽然最近发现HuR可能参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过程,但具体机制不清晰,在食道癌中也乏见研究。
王宝成收集了济南军区总医院胸外科2003年到2004年食管鳞癌手术切除标本58例研究,通过免疫组化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研究发现,VEGF-C高表达与食道癌淋巴结转移与不良预后有十分密切的正相关;HuR表达与VEGF-C表达显著相关,也提示与肿瘤进展和转移有关,且与肿瘤浸润深度、TNM分期有关。
王宝成推测,在食管鳞癌细胞胞浆高表达的HuR参与了VEGF-C基因的表达调控,从而参与肿瘤淋巴结转移。该研究提示,HuR与VEGF-C表达和淋巴结转移均是食管鳞癌独立的预后因素,可以作为预后的指标,具有临床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