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内分泌科医学进展 > 从病例谈难治性痛风的治疗(2)

从病例谈难治性痛风的治疗(2)

2012-08-10 13:42 阅读:6079 来源:北医三院风湿免疫科 责任编辑:申琼鹤
[导读] 前言 难治性痛风是指,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数年后,出现慢性多发性、破坏性关节炎伴痛风石形成和(或)尿酸性肾结石,常规量降尿酸药难以使血尿酸达标的痛风。在美国约610万例痛风患者中,难治者约有5万例左右,我国难治性痛风患者数量可能更多。难治

    难治性痛风急性发作的治疗

    难治性痛风急性发作的一线治疗药物主要为NSAID、秋水仙碱和激素,二线药物为阿片类麻醉药及抗白介素-1或抗肿瘤坏死因子(TNF)α制剂。

    多数难治性痛风石性痛风经一线药物能控制急性发作。对于痛风急性发作频繁的患者(如病例1),经过上述一线药物治疗仍不缓解或使用一线药物不能耐受(除激素依赖者外,长期使用激素导致体重增加、血糖难以控制),可参照病例1采用抗白介素-1。研究显示,抗白介素-1能迅速减轻关节发作带来的痛苦,有效促进病情缓解,但抗白介素-1昂贵,不能作为普通患者的常规治疗。

    有学者研究发现,对于常规药物治疗反应不佳的难治性痛风患者的痛风急性发作, 抗TNFα制剂也能达到有效缓解。但同样,这种治疗的价格较贵,并有一定风险,一定要严格把握适应症。

    此外,联合外用药物如青鹏膏或双氯芬酸乳胶剂等也有助于辅助镇痛。

    难治性痛风的降尿酸治疗


    别嘌醇脱敏疗法

    别嘌醇能有效抑制尿酸合成,病例1和病例2均出现了别嘌醇过敏,但用别嘌醇出现轻度过敏并不是使用别嘌醇的绝对禁忌,可采用标准的脱敏疗法:起始剂量为50 μg/d,每隔3天增至100 μg、200 μg、500 μg、1 mg、5 mg、10 mg、25 mg,最终根据血尿酸和肾功能进行增减。

    对于年老体弱、有肾功受损及有较广泛皮疹者,可采用改良的别嘌醇脱敏法:起始(10~25) μg/d,每5~10天增量1次。如再次过敏,立即停药,消退后再予原来耐受量的一半,增量间隔延长。

    增加别嘌醇剂量


    临床上使用别嘌醇的常规剂量为300 mg/d,但多数研究显示,长期中低剂量别嘌醇并不能降低致死性过敏综合征的发生,且降尿酸疗效不佳 。

    近来研究显示,高剂量别嘌醇疗效明显,剂量增加而不良反应并未增加,超过按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调整量的别嘌醇也是安全有效的。

    别嘌醇从低剂量(50~100) mg/d起始用药,能降低致死性过敏综合征的风险,而后再逐步增加剂量,但最高剂量为(800~900) mg/d 。

    应用新型降尿酸药

    不少难治性痛风患者对传统降尿酸药过敏、无效或不能耐受,只能寻求其他新型降尿酸药的治疗。

    抑制尿酸合成新药

    非布索坦是一种全新的非嘌呤类高效选择性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其降尿酸作用显著强于别嘌醇,且极少出现致死性过敏综合征,尤适用于有肾功能不全、对促尿酸排泄药有禁忌及别嘌醇过敏或不耐受的痛风患者。病例2使用非布索坦尿酸明显下降,痛风石迅速溶解。

    第二代促尿酸排泄药

    (尿酸转运蛋白1抑制剂RDEA594) 该药的突出特点是肝毒性很小,其疗效与别嘌醇相当,对轻中度肾功不全者有效,诱发肾结石风险极低,无严重不良反应事件。

    促进尿酸分解新药(普瑞凯希)

    该药降尿酸和溶解痛风石的速度快,可用于传统降尿酸治疗无效的成年难治性痛风患者,遗传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患者禁用,充血性心衰患者慎用。但价格昂贵、输液反应和使用初期痛风频繁发作限制了该药的广泛应用。

    联合用药

    对于单一用药无效或疗效不佳的患者,可通过联合用药提高降尿酸效果。

    联合用药的方式主要为促进尿酸排泄药与抑制尿酸合成药间的联合,如别嘌醇[(200~600) mg/d]分别与苯溴马隆(100 mg/d)、丙磺舒(0.5 g/d)或RDEA594[200~600) mg/d]的联合降尿酸作用均明显优于单用别嘌醇,RDEA594(600 mg/d)与非布索坦[(40~80) mg/d]联合降尿酸作用也明显优于单用非布索坦。

    两种抑制尿酸合成药也可联合,与单用别嘌醇相比,别嘌醇[(100~300) mg/d]与嘌呤腺苷磷酸化酶抑制剂BCX4208[(20~80) mg/d]联用使更多痛风患者的尿酸水平达标,达标率随两种药物剂量的增加而增加。

    使用多作用降尿酸药

    氯沙坦和非诺贝特分别在降压和降甘油三酯时,可使血尿酸降低15%~30%。阿托伐他汀在降血胆固醇时,也可使血尿酸降低6.4%~8.2%。卤芬酯和Arholofenate在降糖和降甘油三酯时,还通过促进尿酸排泄而使血尿酸降低15%~29%。如病例1和病例2患者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提倡用上述降尿酸作用相对较弱的“一箭双(三)雕”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 郑晓娟 刘湘源 )

  • 1
  • 2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