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病历讨论 > 【病例讨论】利培酮致粒细胞减少

【病例讨论】利培酮致粒细胞减少

2012-05-10 17:07 阅读:2459 来源:爱爱医 责任编辑:潘乐乐
[导读] 利培酮致粒细胞减少很罕见。利培酮片为苯并异恶唑衍生物,是新一代的抗精神病药,是强有力的D2拮抗剂,可以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但它引起的运动功能抑制,以及强直性昏厥都要比经典的抗精神病药少。现报告一例利培酮致粒细胞减少病例如下: 一般资料:

    利培酮致粒细胞减少很罕见。利培酮片为苯并异恶唑衍生物,是新一代的抗精神病药,是强有力的D2拮抗剂,可以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但它引起的运动功能抑制,以及强直性昏厥都要比经典的抗精神病药少。现报告一例利培酮致粒细胞减少病例如下:

    一般资料:患者,女,20岁,无业。

    病史:患者于2008年下半年不明原因缓气自笑,喃喃自语,有时对空谩骂,眠差。曾与当年再黄冈康泰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予利培酮4mg/d治疗约6个月,疗效好转。因间断服药,2个月后患者病情逐渐加重,表现自语,自笑,不与人交往,发呆,生活懒散,睡眠差,经常外跑由民警送回家。家人于2010年11月16日将其送入我院治疗。

    体格检查及神经系统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

    精神检查:意识清晰,衣着不整,定向力完整;检查欠合作,言语单调、刻板,偶以摇头或点头示意,自言自语,内容不清,称有很多声音讲她坏话,自己的想法别人都知道;注意力不集中,智能无明显异常;无故发笑,情感反应不协调,无自知力。

    辅助检查:白细胞8.0×109/L ,肝功能、甲乙肝免疫、血糖、心电图及脑电图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

    治疗经过:给予口服利培酮2mg/d,第3天加至4mg/d,第7天加至6mg/d。
    治疗第5周精神症状基本缓解。
    入院第7天复查血常规,白细胞4.7×109/L。
    治疗第10天患者出现双上肢震颤﹑肌张力增高,给予苯海索4mg/d口服10d后症状消失,停用苯海索。
    治疗第35天复查血常规,白细胞1.9×109/L,给予口服利可君120mg/d,次日复查血常规,白细胞1.5×109/L,即停用利培酮,并加用小檗胺168mg/d口服,4d后查白细胞8.4×109/L。

    讨论:该患者服用利培酮致粒细胞减少,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在使用抗精神病药时若发现白细胞计数有下降的趋势,应注意定期复查血常规,最好1周内复查,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处理,避免出现粒细胞减少或缺乏导致的不良后果。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