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血液科医学进展 > 范可尼贫血致病机理研究获进展

范可尼贫血致病机理研究获进展

2012-05-10 09:57 阅读:2311 来源:中国科学报 责任编辑:申琼鹤
[导读] 近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滕脉坤、姚雪彪带领的研究组揭示了人类范可尼贫血互补群蛋白M(FANCM)与关联因子蛋白复合物MHF1/MHF2组成的三元复合物的结构,以及此三元复合物之间的分子识别和相互作用新机制,为范可尼贫血的致病机理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和思

    近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滕脉坤、姚雪彪带领的研究组揭示了人类范可尼贫血互补群蛋白M(FANCM)与关联因子蛋白复合物MHF1/MHF2组成的三元复合物的结构,以及此三元复合物之间的分子识别和相互作用新机制,为范可尼贫血的致病机理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和思路。此发现将推动人们对人类细胞复制叉监督修复机制和着丝粒组装过程的深入理解。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通讯》上。

    据研究人员介绍,范可尼贫血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疾病,该病患者具有自身染色体不稳定的基本特征,常表现出对癌症的易感性。目前,人们已经发现13种范可尼贫血互补群蛋白质及其关联因子与DNA交联损伤的检测和修复有关。其中,FANCM起着重要的结构作用,其缺失或突变会导致DNA交联损伤无法得到修复,从而导致相关疾病的发生。

    该研究组利用X射线晶体学、生物化学及细胞生物学技术手段,解析了上述三元复合物的三维结构,首次发现了复合物的结合状态,并通过胞内免疫荧光共定位实验及体外生化实验,证明了复合物的结合状态直接决定了FANCM的细胞定位。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