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新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
1 碳青霉烯类 亚胺培南对人肾脱氢肽酶不稳定,需加该酶的抑制剂西司他丁(1:1)联合应用才能发挥作用。帕尼培南有一定的肾毒性,常加倍他米松以减轻肾毒性。 亚胺培南和帕尼培南可供静脉滴注,美罗培南可用于肌肉注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β-内酰胺酶抑制剂 对β-内酰胺酶的抑制作用:三唑巴坦>克拉维酸>舒巴坦。对于血脑屏障:舒巴坦比三唑巴坦更易通过,克拉维酸基本不通过,所以含克拉维酸的复合制剂不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3 头霉素类 同等剂量头孢美唑的血药浓度较头孢西丁高,头孢西丁可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头孢美唑不宜。
4 拉氧头孢类 为广谱抗生素对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和厌氧菌均有强大抗菌活性。
5 单环β-内酰胺类 如氨曲南:对青霉素不产生交叉耐药,或作为氨基糖苷类替代品。
6 针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对策
(1)应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
(2)选用碳青霉烯类和青霉烯类抗生素,如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呋罗培南等;
(3)应用第四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吡肟、头孢匹罗等。
7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合理应用
(1)根据抗生素的用药间隔时间 可分为时间依赖型、浓度依赖型及介于二者之间。
浓度依赖型抗生素:如氨基糖苷类及喹诺酮类等,提倡将剂量集中使用,将时间间隔延长,可每日一次给药,药效增加或不变,医疗费用减少。
时间依赖型抗生素:大多数β-内酰胺类抗生素属此类,其杀菌作用取决于血与组织中药物浓度,超过致病菌(MIC)时其原则缩短间隔时间,减少每次用药量,除头孢曲松、第四代头孢菌素及碳青霉烯类。
(2)抗生素的联用药
一类繁殖杀菌剂: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二类静止杀菌剂: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类等;三类速效抑菌剂: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等;四类慢效抑菌剂:磺胺类等。
一类与二类联合使用起到协同增强作用;一类和三类联合使用起到拮抗作用;二类和三类联合使用起到增加和相加作用;一类和四类可以联合使用,如治疗流行性脑膜炎,青霉素与磺胺可增强疗效。
(3)根据药动学和药效学理论指导临床用药。
(4)根据β-内酰胺抗生素抗菌谱和PK/PD参数,确定剂量,间隔疗程等。
(5)根据抗生素进行分级管理 一级用药(非限制性)需经临床医师同意, 二级用药需经主治以上医师同意,三级用药需经副主任以上医师或科主任同意。密切控制三线药物的使用,如头孢吡肟、美罗掊南等高档药物须经过主任同意和医务部批准,并且不能作预防用药。
经多年临床广泛使用实践证明,此类抗生素如果在临床上不合理应用,就会造成不良后果,特别是过敏性休克和耐药菌株的不断扩大。所以合理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目前无论医院管理者还是医务人员都要认真面对的问题。医院定期举办合理用药学习培训班,定期抽查处方,对临床用药进行有效干预与监督。以便于指导临床合理、安全、有效用药。
原帖地址:http://www.iiyi.com/med/thread-2115831-1.html
随着前列腺癌发病率的逐年上升,精准诊断与分层治疗成为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多...[详细]
综合治疗的必要性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治疗需要多模式、多学科的综合治疗策略。结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