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盲目服中药治疗
在人们传统的中医理念中,“通则不痛,痛则不通”。骨性关节炎因为有关节疼痛,所以往往归为痹证。这种痹证通常是指外部环境,如寒冷、潮湿等原因导致的关节疾病,所以也有人认为是“老寒腿”。但现代医学却认为骨性
关节炎的病因远远超出了痹证的范围,而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关节软骨的损害。如果不充分认识这一点,盲目地服中药治疗,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中药并非没有毒性,一些治疗风湿病的活血化淤、通筋活络的中药常有以毒攻毒的作用,对肝、肾功能等会有损害。曾有患者自行服用藤类植物治疗关节痛,结果发生急性肾衰竭。长期盲目治疗还会延误病情,使患者失去最佳治疗时机。
2.盲目按风湿治疗
许多风湿病均有关节疼痛,所以,患者常常在没有确诊之前就主观认为只要有关节痛就是风湿病,按风湿病到处求医。骨性关节炎按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的病例屡见不鲜。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是长期的,患者需应用非激素类抗炎药止痛,还要应用控制病情的药物。这些药物除了治病作用以外,还有许多不良反应,如对血液系统的影响,对肝、肾的毒性作用等。
3.盲目服“软化骨刺”药物
许多患者往往有病乱投医,为了急于解除病痛,到处寻找消除骨刺的药物,实际上这种做法是没有科学根据的。骨刺就是增生的骨质,是关节软骨退化后产生的,所以骨刺也是骨头。骨头怎么能够通过药物消除呢?世上不可能有这种神药。设想,如果有一种药物能溶解骨质,那么,这种药物将会给人体带来何等严重的不良反应呢?所以,药物能软化骨刺完全是一种误导,万万不可相信。
4.盲目补充微量元素(钙、锌等)
补充微量元素对病情有一定帮助,如补钙对骨质疏松有益处。但骨性关节炎的病因并非是缺微量元素,所以,补充微量元素没有直接的治疗作用。
5.长期仅对症治疗
为了减轻病痛,对症治疗是需要的。但一般是暂时和短期的治疗方法,而许多患者却长期服用非激素类抗炎药对症治疗。这类药物对骨性关节炎患者来说比较熟悉,可能也常选用,如消炎痛、扶他林、布洛芬、芬必得等。这类药物无疑在减轻病痛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它们也有许多对身体的不利影响。归纳起来,这些药物对本病的正负面影响有如下几个方面:
⑴ 可以减轻关节疼痛,缓解症状,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因为这类药物不能控制病情发展。故非激素类抗炎药不可长期单独应用。
⑵ 药物的副作用。由非激素类抗炎药诱发的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或糜烂的患者中,大约50%没有症状,甚至有些老年人消化道出现了较大面积的溃疡也毫无疼痛的感觉;有的患者因长期服用非激素类抗炎药,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而需透析治疗;也有因服用非激素类抗炎药使血小板急剧下降,导致脑出血而死亡的病例。所以这类药必须慎用。
⑶ 对软骨有不良影响。临床研究已经证明,非激素类抗炎药会抑制软骨的合成,还可直接破坏软骨细胞。而骨性关节炎的病变部位就在软骨。如果长期服用非激素类抗炎药,会对关节软骨产生破坏作用,从而加重骨性关节炎。使用非激素类抗炎药时间越长,剂量越大,关节软骨破坏就越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