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过量摄入乙醇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酗酒可能增加外伤风险,可能导致对配偶及子女的虐待,可能造成危险的性行为,还有躯体疾病,包括肝病、高血压及消化道肿瘤。长期过量饮酒对大脑的危害尤为明显,增加痴呆、卒中及社会心理问题发生的风险。然而,适量饮酒也可带来健康获益。
FDA所定义的“适量饮酒”为:女性每天饮酒量<1个标准杯,男性饮酒量<2个标准杯。在美国,一个标准杯为12克乙醇,相当于12盎司普通啤酒、5盎司12度酒以及1.2盎司蒸馏烈酒中所含乙醇量。
乙醇与大脑健康的关系相当复杂。大量研究显示,少量饮酒可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这一效应可归功与乙醇本身及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多酚类物质。红酒益处最多,而啤酒尤其是黑啤的益处仅停留在传说层面。值得一提的是,乙醇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及抗炎效应,可改善体内脂质状态、血小板、凝血水平,以及胰岛素敏感性,而上述因素均可带来神经方面的获益。少量饮酒同样可以降低缺血性及出血性卒中的风险。
然而,大量饮酒与出血性卒中及严重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升高有关。需要指出的是,许多审视乙醇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研究为观察性研究,研究者并未证明其因果关系。
适量饮酒同样可降低痴呆风险,而过量饮酒对认知的破坏则非常严重。一项发表于2014年1月《神经病学》的研究显示,每天饮酒超过2.5个标准杯的中年人在10年之内出现全面认知衰退(尤其是记忆)的风险更高。
值得注意的是,动物研究显示,鱼油或可通过减缓乙醇造成的神经元退变而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饮酒对于儿童及青少年的影响正在引起医疗界乃至全社会的关注。一项发表于2013年8月《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的瑞典研究报告称,有9个危险因素与青年早发痴呆(YOD)的发生有关,而乙醇的毒性作用高居首位。另一项发表于2012年《一般精神病学汇刊》的研究则显示,大部分乙醇及药物滥用始于青春期,此时的酒药使用模式决定了日后的物质滥用行为及相关障碍。同年的一项MRI研究发现,与其他孩子相比,妊娠期大量饮酒的母亲所生育的子女大脑可塑性显著下降。
某些特定的精神障碍患者群体对酒痴狂,反过来,过量饮酒也可能导致精神心理学问题:三分之一的乙醇滥用者存在某种精神疾病。乙醇可能带来法律方面的麻烦,社交及职业方面的损害,家庭虐待,升高**未遂及**的风险。
过量饮酒还可能造成一系列的精神症状,包括心境问题、焦虑、精神病性症状、睡眠紊乱、性功能障碍、兴奋及遗忘,这些症状在一定程度上或由乙醇对神经递质功能的影响所引起,尤其是5-HT系统。一项发表于2012年《酗酒》杂志的研究发现,女性对过量饮酒所致5-HT能紊乱的易感性远远高于男性。
就像其他的药物滥用,乙醇增加了中脑-皮层-边缘犒赏通路的多巴胺的量。在社交性饮酒者中,静脉给予乙醇可激活犒赏通路,包括伏隔核。这一激活过程可造成主观愉悦感及对恐惧型**反应的降低。对于严重酗酒者而言,饮酒所造成的伏隔核激活更为迟钝,提示其愉悦反应的降低。在社交饮酒者进行带有风险的选择时,乙醇可增强伏隔核的激活,降低纹状体、丘脑及岛叶对积极或消极结果的反应。这样一来,在乙醇的影响下,风险行为本身即带有更多的犒赏性,而结果却不那么重要了。
乙醇对大脑的影响很复杂,涉及多个系统,且因年龄及遗传因素不同而差异很大。适量饮酒可使大脑获益,然而,与饮酒相关的精神、神经及其他躯体状况所造成的损失可能瞬间超出其获益。
相关阅读:
严重精神病患者更易滥用酒精、烟草和药物
黏着斑激酶在酒精性肝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中年男性过度摄入酒精与认知水平较快下降相关
酒精与社会对偶
手指长度似乎与酒精成瘾有关
边缘型人格障碍(BPD)是一种破坏性很强的精神障碍。证据显示,精神科住院部...[详细]
PANSS-30、PANSS-14和PANSS-8 均不具有“可扩展性”;...[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