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指出,母乳喂养的获益远远大于母乳中大多数药物对婴儿的不良影响。实际上,大多数药物或治疗手段对母婴均无明显不良影响。当然,某些药物在母乳中会蓄积,因此,临床医生在为哺乳期女性处方这些药物时应充分权衡其获益和风险,包括考虑药物对泌乳的潜在影响、药物在母乳中的浓度、婴儿经母乳喂养后接触的药物量、药物对婴儿的潜在不良反应、婴儿的年龄和健康状况等。AAP指出,这些信息可在美国卫生研究所的在线数据库--LactMed中查询到。
该报告着重强调:部分抗抑郁药、抗焦虑药和抗精神病药在母乳中的浓度比较高,包括西酞普兰、地西泮、多虑平、氟西汀、去甲替林、米氮平、舍曲林、拉莫三嗪、文拉法辛等;戒烟药物及预防药物滥用的药物(包括美沙酮和丁丙诺啡)可致婴儿嗜睡、呼吸困难和非良性的体重增加,并可能产生长期不良影响;可待因和氢可酮等止痛药物可在母乳中蓄积,从而导致婴儿呼吸困难、心动过缓、紫绀和镇静;多巴胺拮抗剂、草药和激素类催乳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明确;常用的一些中草药缺乏相关的研究证据,并未经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生产;大多数需应用药物的诊断性影像学检查要求暂时中断哺乳甚至停止哺乳;哺乳期女性可安全接种大多数疫苗,甚至包括活病毒疫苗如轮状病毒疫苗。
AAP特别指出,一项于2004年开展的调查显示,美国43%的哺乳期女性应用中草药。然而,绝大多数中草药没有可靠的安全性信息。因此,哺乳期女性应谨慎应用中草药和营养品。
补血益母颗粒在临床应用中未见不良反应,是治疗气血两虚兼血瘀型产后腹痛的一种...[详细]
目的观察补血益母颗粒治疗功血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本研究将来自临床的86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