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侦探小说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中,有大量应用药品“谋杀”的情节。这得益于她曾在一战时参加救护工作,从而接触了许多药学知识。
如在《秘密敌人》中,提到注射镇静药物水合氯醛致人死亡,在《死亡约会》中,将洋地黄毒素作为谋杀工具。药物是可以“杀人”的。而且这样的场景不仅仅存在于文学作品中。
11月7日,美国流行天王迈克尔.杰克逊死亡案尘埃落定。在经过长达六周的庭审后,洛杉矶高等法院陪审团认定,杰克逊生前的私人医生康拉德.莫里“过失杀人”罪名成立,法院当场将莫里收押,案件于11月29日宣判。整个事件还要追溯到2009年6月25日。因杰克逊长期受失眠困扰,其私人医生康拉德.莫里先后给杰克逊使用了3种镇静类药物后,杰克逊依然无法入眠。在患者的要求下,莫里为他注射了25毫克异丙酚,杰克逊最终入睡。莫里称,杰克逊入睡后他陪伴了约10分钟,然后离开片刻,当他返回房间时发现杰克逊已经停止呼吸。报告显示,他死于注射强效麻醉剂异丙酚及其他镇静剂。“药物杀人”从小说里跳到现实生活中,使得人们对用药安全担忧提升,而掌管药品使用的医生更感责任重大。无怪乎有人称,医生所开处方之药,用好了是治病救人的“灵丹”,用不好则是让人一命呜呼的“毒药”。
案件回放
2009年6月25日,迈克尔.杰克逊为自己全球演唱会进行彩排期间,在自己洛杉矶的寓所内突然去世,终年50岁。报告显示,他死于注射强效麻醉剂异丙酚及其他镇静剂。 2009年8月28日,洛杉矶警方将杰克逊之死定性为“他杀”,并确定莫里为主要嫌疑人。 2010年2月8日,莫里投案自首,承认自己曾为杰克逊注射包括强效麻醉剂异丙酚在内的数种药物。
洛杉矶警方指控莫里过失杀人。莫里承认为杰克逊实施注射,但拒认存在任何过失。 2010年6月25日,杰克逊的父亲向法院提出起诉,指控莫里存在过失,应对杰克逊的死负责。 2011年9月27日,康拉德.莫里过失杀人案开庭审理。 2011年11月7日,洛杉矶高等法院认为莫里“过失杀人”罪名成立。
康拉德?莫里医生被认定为“过失杀人罪”,前后花了两年多的时间,他一直为自己喊冤,并表示自己之所以会被起诉,只是因为他的患者是迈克尔?杰克逊。莫里到底是替罪羔羊,还是咎由自取?替罪羔羊还是咎由自取?案件的最大争议集中在异丙酚等麻醉镇静药物的使用上。虽然莫里辩护他是在患者要求下使用的药物,但公诉方仍指出,在没有专家团队、后备医疗设备的支持下,在家庭使用这两种药物是前所未闻的。
江苏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邓继红表示,“咪唑安定和异丙酚都有可能引起呼吸抑制,与普通镇静药物有严格的应用区别。呼吸抑制导致缺氧窒息是杰克逊最终死亡的原因。因此在我国,通常情况下,咪唑安定和异丙酚使用有非常严格的限制,需要在有丰富临床使用经验的麻醉科医师或ICU医师的指导下,且有相应急救处理呼吸抑制的条件下(如气管插管设备和呼吸机)才能使用。不可能随意在普通病房或在家庭使用。”
同济大学医学院教授赵旭东认为,精神科医生从来不用麻醉药治疗失眠。以他所了解的情况来看,杰克逊本身的病情十分复杂,之前做过大量的整容手术,再加之精神方面的压力,已经产生了严重的药物依赖。长期复杂背景的疼痛以及情绪的不稳定,需要长期使用强力的麻醉剂来缓解症状,本身就有问题。其次,护理的缺失与不到位也是导致事故的重要原因。莫里医生在杰克逊入睡后陪伴了大约10分钟便离开,没有使用任何监护设备,当他返回房间时,发现杰克逊已经停止呼吸。对此,邓继红表示,“内科医师和外科医师经常会用到普通镇静药物如地西泮、三唑氯安定等,给患者处方的麻醉药物多为正常剂量,不会引起生命危险。而咪唑安定和异丙酚是麻醉科医生经常使用的药物,用其做一些门诊小手术,如无痛胃镜、无痛人流。由于这些麻醉镇静药物镇静作用巨大,常伴随有一过性呼吸抑制,甚至呼吸暂停,使用时常需要面罩或呼吸机辅助加压给氧、心电监护,确保血氧饱和度维持正常水平。”经洛杉矶高等法院证实,杰克逊的家中显然没有相应的监护设备。在这种情况下,莫里医生依然敢使用此类药物还真是够“自信”。
如果说前两者都可以辩称是因患者要求或因疏忽大意的话,莫里之后的做法显然更为恶劣了。当他发现杰克逊停止呼吸后,他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也没有采取任何急救措施。当急救人员赶来时,他甚至故意隐瞒实情,没有告诉急救员使用异丙酚的情况。这已经超出作为一名医生应有的行为底线了。
分析不管莫里医生最终将如何定罪,此案对于我国的医务工作者都有着一定的警醒作用。案件公诉方在最后陈词中表示,“在这个案子里作证的所有医生都说,他们永远不会做出莫里所做的事,其中还包括辩护团队的专家。” 医生应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毋庸置疑,作为医生首先应该使自己的专业知识达到专业的水准。对此,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刘开祥表示,“医生在诊疗过程中一定要对所用药物的性征及适应症有足够的了解。此外还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明确该药物和哪些其他药物不能配伍,这些是一定要注意的。”
虽然大多数医生都能够注意到,但不排除有些医生可能会出现疏忽的现象。“但这是作为一名医生的基础,如果这点也有所忽视,那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医生。”
对于药物使用中的禁忌,在中国医师协会法律事务部主任邓利强看来是医生必须了解的,但多种药物同时使用有时可能会产生叠加效果。如脑外科疾病患者可能会有心情烦躁的症状,医生如果要给患者使用安定类药物,就必须考虑到安定可能对呼吸系统产生的影响。在面对患者多种疾病需要使用多种药物的时候,虽然每种药物都是对症下药,但药物之间效果的叠加作用可能有些医生并不了解,这个时候临床药师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即使没有临床药师,咨询普通药师也是必要的。面对多种疾病于一身的患者时,医生往往也比较头痛。赵旭东认为,“药物多种合用,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拮抗、相互强化等交互作用。如果有复杂的躯体疾病、心理问题,要采取多学科、多专科合作的方法,以避免风险。”临床中,一种药物对某一种疾病是适应的,但对另一种疾病就可能是禁忌的,这时就要判断临床方案的合理性。另外他还强调,“复杂的病例最好在工作场所实施治疗。在此案中,私人医生与患者走得太近,似乎工作关系的界限很模糊,不利于对病情的判断。如果病情过于复杂,自己把握不了时,一定要听取其他科室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