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患者,医生要保持原则其实,不仅是麻醉药物使用具有危险性,因用药问题引发事故的情况时有发生。有时是无法预知的医疗风险,有时则属于医务人员的个人问题。比如患者同时患有胃肠道疾病,但医生并未得知,所用药物又恰对胃肠道疾病有影响,进而就可能导致出血,造成不良后果。刘开祥表示,“医生在问诊的过程中一定要详细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以及过敏史,这是安全用药的先决条件。另外,对用药的利与弊也要对患者进行详细说明,以排解其内心疑虑。” 邓利强表示,有些时候患者会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医生不能迁就于患者而做出违反医疗规范的举动。“毕竟绝大多数患者不懂医,医生才是专业的技术人员。”
可见,莫里医生在面对杰克逊要求注射异丙酚的请求时,并没有坚持作为一名医生应该坚持的原则,进而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医疗问题不能想当然杰克逊案事发后,社会各界对于莫里医生的声讨之声不绝于耳,其中尤以歌迷最为疯狂。其实无论在美国还是在中国,在出现医疗事故时,都有着严格的医疗事故鉴定和法医鉴定程序,从来没有哪起案件“原因无法查明”。
因为医疗中的各种迹象都与原因构成一一对应关系,药物也不例外。事故因何种药物所致、用药是否正确、是否过量等都是有据可查的。对于这点的认识医生们大都比较了解,但患者及家属往往不够冷静。赵旭东告诉记者,“患者及家属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分不清哪些情况是原发疾病发展而致,哪些情况是医疗措施导致的。特别是当一些药物或手术的临床操作后出现问题时,患者或家属很可能将药物或手术认为是导致结果的直接原因。”
对此,除了改善医患关系外,医生、社会应该主动向老百姓介绍一些医学上的进展。老百姓更要相信医疗机构和医生,如果像“录音门”那样总是抱以怀疑态度,往往会影响医生水平的发挥。 “患者的过激反应少部分是对于医疗的无知,大部分是以一种社会心理的宣泄。”上海公义律师事务所律师熊立民表示,“整个社会应建立起完备的诚信体系,因为患者或家属对医疗环境存在已有的观念,所以一旦发生变故就无法接受。如果整个医疗环境在患者与家属看来是有公信力的,这时患者及家属就比较容易理解。”
邓利强表示,患者对于医学知识的认定不能想当然,但由于医学是科学领域,并非普通群众所能深入理解,因此就需要整个社会、媒体做好对群众的宣传与引导。医生的力量虽然有限,但在接待患者过程中,有意对其进行相关的科普宣传,积少成多,对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也是有益处的。结语流行界的天王离开了我们,与之有着“致命关系”的医生却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莫里将会以医生的身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案件终告了结,但对于医生的警示作用则应是长远的。尽管莫里仍在哽咽地的坚持自己“并无过错”,公诉方最后陈词中一直称莫里为“可怜的莫里”,但杰克逊确因莫里的过失用药问题辞世,这是不争的事实。医学的复杂性给医生带来了很多无奈,但这亦是科学的本质。医生应该引以为戒,谨慎地把好自己手中的“药罐子”,不然任何一个医生都可能成为莫里一样的“杀人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