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药资讯 > 英“意念战争”引争议

英“意念战争”引争议

2012-02-09 13:02 阅读:1101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申琼鹤
[导读] 生物神经系统科学的进步,是治疗神经类疾病的阶梯,但这类科学的用武之地绝非局限在医学领域。英国一些学者认为,神经系统科学今后可能被应用到战场上。 试假想,以神经科学为***的战争会是怎样:被能量束***射中会产生痛感;用电子**大脑可增强单兵战斗

    生物神经系统科学的进步,是治疗神经类疾病的阶梯,但这类科学的用武之地绝非局限在医学领域。英国一些学者认为,神经系统科学今后可能被应用到战场上。

    试假想,以神经科学为武器的战争会是怎样:被能量束武器射中会产生痛感;用电子刺激大脑可增强单兵战斗力;甚至直接用大脑控制武器对敌发起攻击。

    何止疗伤

    科学在进步前总像是虚构。但正是一个又一个虚构变成现实,推动人类进步。

    英国神经系统科学专家说,发展到今天,神经科学正朝向绘制大脑活动方向发展,一旦借助大脑活动图了解对方思维,战争的方式就会变样。把神经系统科学应用于战争,难说是好是坏。

    “我们清楚,神经科学研究可对社会产生巨大的益处,它可以贴近日常生活,找到一些疾病的具体疗法,帮助治疗例如帕金森综合征、精神分裂症、癫痫、吸毒成瘾、抑郁症这类神经紊乱型疾病。”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生化药理学教授罗德·弗劳尔说。“然而,了解大脑和人类活动,除了可研制药物推动社会发展外,还可以使人类社会倒退,例如,应用于战争武器。”

    弗劳尔现正带领一个研究组,联合神经科学、国际安全、心理学和伦理学专家,预判神经科学未来发展应用的走向。这个研究组的一份报告刊登在7日出版的英国《皇家学会会刊》上,报告着重阐述神经科学的战争应用。

    话说利弊

    报告将神经科学的战争应用一分为二,一是借助神经科学强化部队战斗力;二是借助神经科学打击敌军战斗力。两种应用原理相似,却在伦理上相互对立。

    借助神经科学,有多种方式可强化战斗力。例如,用大脑思维直接控制无人机等武器对敌攻击;用大脑造影判断不同士兵的警戒能力、注意力、记忆力水平,进而指派不同任务;直接借助药物或神经传导手段向士兵“灌输”特定指令等。

    “许多研究已经在进行中,例如如何用药物增强战地士兵的警戒力、注意力、记忆力,”报告说。另外,军事指挥官对扫描士兵大脑、判断不同士兵的不同特长进而指派不同作战任务表现出极大兴趣。

    牛津大学大脑造影学专家伊雷妮·特蕾西是报告的撰写者之一。她说,现阶段,一些神经科学技术概念已经投入医学试验并获得成功,例如借助大脑假体植入术帮助安装假肢的患者用意念控制假肢活动。

    “可以想象,这些技术如何应用于军事,或帮助伤残士兵复原,或帮助士兵用意念遥控武器。”特蕾西说,“这些玩意儿今天是这个样,但随着技术进步,明天就会变成那个样。”

    触及伦理

    但是,专家提示,当把意念、假体、遥控、武器、战争、伤亡这些概念串在一起的时候,伦理问题就会出现。

    “神经科学应用于军事,可能模糊意念和机器的区别,所以,需要极度审慎。”弗劳尔说,“如果有一天,我们用大脑控制一部精妙的机器,这个机器做了些事情,构成了战争罪,谁又该承担罪责,是人,还是机器?”

    在这篇立意新颖的报告中,撰写者同样分析了借助神经科学打击敌军战斗力的危险。例如,一项名为“制导能量武器”的新技术正在起步,它可以发射一种波长为1毫米的能量束,被击中的人会产生痛感,进而失去认知能力。

    英国布拉德福德大学国际安全教授马尔科姆·丹多说,神经科学技术仍处在发展中的初级平台,离真实应用于战争仍有一段差距,在此期间,业内人士应当评估这些技术的影响。

    “我们处于应用神经科学的最初阶段,它留给我们一扇掂量利与弊的窗口。”丹多说。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