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肿瘤科医学进展 > 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肺癌现状

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肺癌现状

2014-02-09 09:33 阅读:1948 来源:365 作者:道**然 责任编辑:道法自然
[导读] 近几年,随着对这一术式的不断探索和研究,形成了这一术式的规范操作模式,对这一术式持支持态度的人不断增多,这一术式的开展也越来越广泛,技术越来越成熟,优点越来越显著。胸腔镜下完成与传统开胸手术同等质量的肺叶切除、局部淋巴结清扫技术是目前微创胸

    十几年前,国外文献就已报道了在胸腔镜下可完成解剖意义上彻底的肺叶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来治疗早期肺癌。但由于对这一术式的争论和胸外科医师们提出的如何完成这种手术的疑问,使这种术式的被接受程度受到了限制。近几年,随着对这一术式的不断探索和研究,形成了这一术式的规范操作模式,对这一术式持支持态度的人不断增多,这一术式的开展也越来越广泛,技术越来越成熟,优点越来越显著。胸腔镜下完成与传统开胸手术同等质量的肺叶切除、局部淋巴结清扫技术是目前微创胸外科的一个发展趋势,已得到胸外科医师的广泛认同。

    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尽管技术及设备要求较高,但在术中出血、术后漏气和胸腔引流、术后疼痛、住院天数及日常活动的恢复等方面明显优于常规开胸手术的患者。Sugiura等进行的一项非随机对照试验比较了22例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和22例行开胸肺叶切除术的患者结果显示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性,平均手术时间相同。在一项对1578例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研究中,只出现了一例心梗引起的术中死亡,并未出现术中出血。在已发表的几项研究中,1534例中17例(1.1%)出现术中出血,7例中转开胸手术以控制出血,但这些情况均未造成患者死亡,所以对有经验的胸外科医师来说发生大出血的风险很低。由此可见,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时与开胸手术相比较为安全。Demmy等的研究显示:与开胸手术闲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住院时间较短[(5.3±3.7)天vs(12.2±11.1)天,P=0.02];胸管留置时间较短[(4.0±2.8)天vs(8.3±8.9)天,P=0.06];恢复术前全部活动所需时间较短[(2.2±1.0)个月vs(3.6±1.0)个月,P<0.01];胸腔镜组术后3周的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胸手术组:无疼痛或轻微疼痛:63% vs 6%,严重疼痛:6% vs 63%,P<0.01.因此,Demmy认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可减轻患者疼痛,使患者恢复更快,尤其是对那些身体虚弱的患者和高风险的患者。Walker亦报道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较开胸肺叶切除术:疼痛评分较低、镇静剂用量较少、需要肋间阻滞止痛的情况较少、睡眠障碍较少。一项德国的随机对照试验表明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14.2% vs 50.0%,手术费用(以麻醉收费衡量)、实验室检查费用及住院费用均较低。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术后肺功能也较开胸肺叶切除术好。一项非随机对照试验比较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和开胸肺叶切除术术后肺功能,结果显示胸腔镜手术术后7天和术后14天的PaO2、氧饱和度、高峰流速率、FEV1、FVC均优于开胸手术,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肺功能损失较小,6分钟步行试验结果优于开胸术后患者。微创手术后短期及长期生活质量较好,与开胸术相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可显著减少肩关节活动障碍。更让人兴奋的是,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远期生存率较高。有人研究指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为90%,而开胸肺叶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为85%(P=0.74),这是因为前者比后者减少了广泛的术中操作积压,术中癌细胞通过淋巴管和静脉扩散的机会亦大大减少了,同时创伤小、恢复快,减少了体内激素和一些细胞因子的分泌,保护了免疫功能。已经证实,胸腔镜手术较常规手术术后IL-6、IL-8和IL-10等炎性相关细胞因子释放减少,而这些细胞因子在肿瘤细胞扩散和复发中起重要促进作用。

    综上可见,胸腔镜肺叶切除、局部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肺癌技术成熟,符合肿瘤切除原则,疗效满意,在有条件的医院,对合适的患者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