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药资讯 > 猩红热的中医诊断治疗

猩红热的中医诊断治疗

2010-12-08 12:03 阅读:6874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水**南 责任编辑:水北天南
[导读] 猩红热属中医“温病”范畴。因病来急暴,一经发热,便见烂喉,猩红热在中医采用辨证论治,下面介绍一下猩红热的中医诊断治疗

  猩红热属中医“温病”范畴。因病来急暴,一经发热,便见烂喉,故又称“烂喉痧”或“烂喉丹痧”。猩红热在中医采用辨证论治,下面介绍一下猩红热的中医诊断治疗。
  猩红热是由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咽峡炎、杨梅舌、全身鲜红色弥漫性皮疹、疹退后片状脱皮为特征。少数患儿在病后2~3周可发生急性肾小球肾炎或风湿热。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多见,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经皮肤伤口或产道侵入而致感染者,为外科型或产科型猩红热。
  辨证论治
  1.邪侵肺卫证
  [证候] 畏寒发热,咽红肿痛,皮疹隐隐。舌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治法] 辛凉宜透,清热利咽。
  [方药] 解肌透痧汤。主要药物:荆芥、蝉衣、射干、牛蒡子、桔梗、马勃、连翘、前胡、葛根、僵蚕、豆豉、浮萍、竹茹。咽喉疼痛者,加板蓝根、山豆根、僵蚕清热解毒利咽;咳嗽有痰者,加浙贝母、杏仁宣肺化痰。
  2.毒在气营证
  [证候] 高热,烦躁不安,口渴欲饮,咽部红肿疼痛,甚则溃烂,皮疹成片,猩红若丹。若热毒内陷,出现高热昏迷,烦躁谵语,或有抽风,皮疹呈紫红色,或伴有斑点。舌绛起刺,苔剥,脉数有力。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