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的中医诊断治疗(2)
2010-12-08 12:03
阅读:6875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水**南
责任编辑:水北天南
[导读] 猩红热属中医“温病”范畴。因病来急暴,一经发热,便见烂喉,猩红热在中医采用辨证论治,下面介绍一下猩红热的中医诊断治疗
[治法] 清气凉营,泻火解毒。
[方药] 凉营清气汤。主要药物:犀角(水牛角代)、生石膏、生地黄、薄荷、黄连、栀子、牡丹皮。
若痧疹满布而不透,壮热无汗者,去黄连、生石膏,加淡豆豉、浮萍表散透痧;大便秘结,咽部糜烂,加生大黄、玄明粉通腑泻火;邪毒内陷心肝,可选用紫雪丹、安宫牛黄丸清心开窍。
3.疹后阴伤证
[证候] 身热渐退,皮疹渐消,继则脱屑退皮,咽部赤烂,疼痛渐减,午后或有低热,唇口干燥。舌红有刺,脉细数。
[治法] 养阴生津,清热润喉。
[方药] 沙参麦冬汤。主要药物:沙参、麦冬、玉竹、天花粉、桑叶、扁豆、甘草。若口干、舌红少津明显者,加玄参、桔梗、芦根等,以增强养阴生津、清热润喉之功。如大便干结者,可加知母、火麻仁清肠润燥。
经验方
1.凉血解毒汤
[药物组成] 生石膏20克,知母9克,芦根 25克,牡丹皮10克,生地黄9克,牛蒡子6克,焦栀子6克,绿豆衣10克。
[功效] 清气凉营,泻火解毒。
[适应症] 猩红热毒热炽盛者。
[用法用量] 水煎分早、晚服。
2.化斑汤
[药物组成] 人参3克,知母3克,石膏末12克,甘草1.5克,粳米5克。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