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医联体”能否***“看病难”?

“医联体”能否***“看病难”?

2013-06-07 14:21 阅读:1624 来源:无锡日报 责任编辑:杨明洁
[导读] 大医院和社区医院上下联手,深化协作,共同***"看病难",这种名为"医联体"的医疗服务新模式开始在锡探路。6日获悉,目前无锡市已经有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0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签订了协作协议。这种医疗服务新模式,到底能给患者就医带来什么好处?推进

    大医院和社区医院上下联手,深化协作,共同*"看病难",这种名为"医联体"的医疗服务新模式开始在锡探路。6日获悉,目前无锡市已经有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0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签订了协作协议。这种医疗服务新模式,到底能给患者就医带来什么好处?推进中有没有困难?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协作三种模式供选择,双方自愿确定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无锡市医疗卫生领域谋划构建的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服务深化协作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医联体"模式。

    根据新出台的协作实施办法,有三种协作模式供选择:一是"对口支援"模式,即大医院和社区医院签订对口支援协议,通过带教、培训、进修、定期选派专家等形式将专家资源和技术引入对口支援的社区卫生机构,并建立检验检测资源设备共享制度,构建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二是"领建"模式,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帮助社区建设一些特色专科,提供特色服务,比如中医专科、儿科等;三是"托管"模式,由大医院托管社区医院的医疗服务工作。

    无锡市卫生局负责人表示,双方遵循双向选择、自愿确定的原则选择协作模式,每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只可选定1家市区二级以上医院,每家二级以上医院选择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最多不超过3家。从目前已签订的协作协议看,选择的模式主要是对口支援和领建。(杨明洁)

    好处双向转诊畅通,特色专科开进社区上下协作,究竟有多少好处可以期待?

    到大医院看病又挤又贵,但社区医疗服务能力薄弱,百姓最担心的其实是社区没有好医生,这种尴尬将得到解决。根据协作实施办法,鼓励和引导大医院专家支援社区,通过"多点执业"开展技术输出,这样就能让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

    另一大好处是,患者可以就近享受到特色医疗服务。比如选择"领建"模式,大医院的特色专科就可以"开进"社区。市人民医院和羊尖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了"领建"协议,根据协议,市人民医院将帮助羊尖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儿科专家门诊,预计年门诊需求量将达2万人次,今后还将启动儿科病房建设。这对于家住羊尖镇及附近的居民孩子看病是一大福音。

    大医院将"触手"伸向社区,在方便百姓看病的同时,会不会增加看病负担?答案是"不会".比如大医院托管社区后,社区医疗收费按原标准执行,药品实行"零差价"消瘦。

    此外,一个最重要的利好是,上下协作模式建立了,双向转诊渠道将更为畅通,百姓今后能从绿色通道转诊,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医疗服务格局。

    期盼政策护航,上下形成利益责任共同体

    事实上,前几年无锡市市属医院就和基层开展了对口支援工作,但由于双向转诊渠道不畅、大医院专家数量不足、激励措施不到位等因素,这一举措并没有很好地落实,大医院的专家下社区时有时无,社区医疗的水平也不见提高。

    采访中,业界人士坦言,上下协作其中牵涉到太多的利益,担心落实不到位。比如大医院的帮扶动力何来?基层医院是否会被抢食?考核激励措施如何体现?大家一个共同的观点是:医联体需要财政、医保、考核等多重政策的"保驾护航",让大型公立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形成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才能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合理流动,真正*"看病难".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