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 AF II试验未发现复杂消融术在预防房颤复发方面的获益,反而可能增加风险
STAR AF II试验显示,复杂消融术联合肺静脉分离治疗并不能预防持续性房颤复发。单纯肺静脉分离患者中未复发比例为59%,联合复杂碎裂电位消融治疗患者为49%,联合线性消融(左心房顶部线与二尖瓣峡部线交叉)患者中比例为46%(P=0.15)。
Atul Verma(安大略省纽马克特南湖地区健康中心)等表示,复杂消融术也未能改善其他预后,反而使风险增加。研究者曾在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上呈现了试验结果,随后于2015年5月7日发表在《NEJM》。
启 示
医生试图使用更广泛的消融治疗持续性房颤,因为消融术对此类患者的效果不如阵发性房颤患者。尽管缺乏证据,指南仍推荐医生对持续性房颤患者进行更广泛的线性消融或复杂碎裂电位消融。
试验失败的原因并不清楚。Verma等认为,试验失败的原因不在于组织不完全消融或线性组织失败造成新发医源性心律失常,因为当复杂碎裂电位消融与线性阻滞的成功率较高时,结果并未发生变化。
他们认为,复杂碎裂电位与峡部线都不是消融术中正确的补充目标,而且需要更多选择性目标以更好的描述患者个体特定的心律失常基板。RADAR AF试验中增加的超标准消融可能引发持续性房颤患者的结局恶化,使得很多人呼吁采取更好的基板消融方法。
Brian Olshansky(爱荷华大学电生理学家)表示,这类研究缺乏非消融对照组,虽然50%成功率并不理想,但也高于很多其他研究结果。人们甚至怀疑消融术是否该用于此类患者。可能减少其应用会更好——没有手术优于单纯肺静脉分离。但是免于房颤复发不一定转化为获益。
风 险
在STAR AF试验组,几乎全部最常见不良事件发生于更复杂消融术组。2/23事件发生于单纯分离组(2例手术部位血肿)。分离加复杂碎裂电位消融组发生1例死亡。1例患者发生手术相关心房食道瘘及卒中,经食管支架植入术治愈,3个月后死于吸入性肺炎。其他严重不良事件包括1例心脏压塞及3例卒中或短暂性缺血发作。
Verma认为更复杂消融手术时间延长也是潜在的风险。研究中额外消融术组患者手术时间长达1个小时,使患者与手术操作者的荧光暴露量增加。
局限性
研究者认为,虽然研究对房颤终点进行了严格监控,但患者接受肺静脉分离与其他策略的随机比为1:4:4,这使得试验不足以说明单纯肺静脉分离由于联合策略。任何发生于单一消融术后且持续30秒以上与的房颤为一次主要终点,无论是否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二次消融算作复发。次要终点包括消融术后不发生房颤、不必使用药物或避免重复手术。
研究并未关注其他近期发现的补充目标,如非肺静脉触发房颤机制与心房旋转活动。虽然这些目标可能很重要,但我们的结果表明,任何新治疗策略在广泛推广前都要经过大规模研究的验证。
编译自:Complex Ablation Not Better in Persistent Afib. Medpagetoday. May 06, 2015
让我们首先从抗血小板疗法来进行讨论。毫无疑问的是,阿司匹林对于卒中的二级预...[详细]
研究者正在尝试使用一种有力的影像学检查工具,对难以寻觅的癫痫病灶进行定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