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形细胞肿瘤-云南省肿瘤医院神经外科 内容预览:
(点击下图可对专家课件进行全文预览)
星形细胞肿瘤-云南省肿瘤医院神经外科 内容简介:
星形细胞肿瘤
(astrocytictumor)
教师牛华涛
指导教师罗林教授
昆明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云南省肿瘤医院神经外科
概述(introduction)
星形细胞肿瘤是最常见的神经上皮性肿瘤,据文献报告占颅内肿瘤的13%~26%,占胶质瘤21.2%~51.6%。男性多于女性,可发生在任何年龄,而发病高峰在31~40岁。
星形细胞肿瘤可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任何部位,一般成年多见于大脑半球和丘脑、基底节区,儿童多见于幕下。
病理(pathology)
(1)星形细胞瘤
肿瘤主要位于白质内,呈浸润性生长,实性者无明显边界,多数不限于一个脑叶。肉眼观察质地灰红色或灰白色,质地多较硬,约半数左右的肿瘤呈部分囊性变,少数小脑星形细胞瘤为实质性,呈浸润性生长,无明显边界,预后较囊性者差。
根据肿瘤的组织学特点,星形细胞瘤可分为纤维型、原浆型和肥胖型三种亚型:
1)纤维型(fibrillary):最为常见,生长缓慢,质地较硬韧。
2)原浆型(protoplasmic):少见,质地软,主要见于大脑内,瘤体较大,灰红色,在脑内浸润性生长,没有包膜,有囊性变,少数见有出血灶。
3)肥胖细胞型(Gemistocytic):较少见,好发于大脑半球内,亦可见在透明隔部位,浸润性生长,质地软,常可见小囊形成。
(2)间变性或恶性星形细胞瘤
本型是1979年WHO分类中新增加的一类星形细胞瘤。实际上即为各种亚型的生长活跃的表现。亦主要见于大脑内,瘤体较大,有时侵犯几个脑叶或者越过中线侵犯对侧大脑半球。瘤组织色灰红,质地较软,在脑内呈浸润性生长,有囊性变和小灶性出血坏死灶。
(3)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来源于神经上皮组织肿瘤。与其他类型的星形细胞瘤相比。肿瘤好发于中线结构的脑白质部位和小脑半球,以发生在漏斗部位者最为典型,有时称漏斗瘤;发生于视神经称为视神经胶质瘤。大宗病例统计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是不常见的,占颅内胶质瘤4.0%~5.0%。
临床表现
(Clinicalmanifestation)
星形细胞瘤生长缓慢,病程较长,自出现症状至就诊时平均2年,有时可长达10年。临床症状包括一般症状和局部症状,前者主要取决于颅内压增高,后者则取决于病变的部位和肿瘤的病理类型及生物学特性。
镇痛效应强,而对呼吸无明显的抑制作用。适用于术中需要保留自主呼吸的脑干手术...[详细]
支原体是一群能自行**能在无活细胞培养基中生长,体积小,结构简单的原核细胞...[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