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美国胸科协会(ATS)和欧洲呼吸协会(ERS)所确定的最新的肺腺癌的分类标准则强调了组织学亚型的重要性。新IASLC/ATS/ER组织学亚型分类最初是由我们的小组所提出的,其对预后的价值已经在来自于美国、日本、德国和中国的肺腺癌患者群中得到了证实。然而,目前还没有研究针对这一新的分类标准对于≤2 cm的早期肺腺癌患者的预后预测的应用价值而提供相关的信息。
因此,在本研究中,我们分析并确定了IASLC/ATS/ ERS分类对早期肺小腺癌患者的预后预测的意义,并且我们也进一步确定了微乳头状形态的存在对于接受局部肺叶切除术的患者而言是一种强有力的复发风险预测因素。最近在**肿瘤中心中所进行的一项临床研究指出CT扫描筛查能增加肺小腺癌的检出率,我们的研究结果会对上述患者治疗策略的制定产生直接影响。
一项在线发表于8月23日《J Natl Cancer Inst》的研究主要分析了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肺腺癌(≤2cm)患者,新的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美国胸科协会(ATS)和欧洲呼吸协会(ERS)的肺腺癌分类标准对其预后评估的价值,同时也探究了组织学亚型是否能预测接受局部肺叶切除和肺叶切除术的肺腺癌患者的复发情况。来自于美国Memorial Sloan-Kettering肿瘤中心的Prasad S. Adusumilli等设计相关研究。具体内容:J Natl Cancer Inst 2013 Aug 7
研究设计
研究者收集了在1995年至2009年期间,在Memorial Sloan-Kettering肿瘤中心接受局部肺叶切除术和肺叶切除术的肺腺癌患者的相关资料,并根据IASLC/ATS/ERS分类标准进行不同的组织学亚型分类。研究者回顾性的评估了734名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病例数据,其中258人接受了局部肺叶切除术,另有476人接受了肺叶切除术。研究者采用竞争风险分析计算了累积复发率,并且采用Grey测试在组间进行了比较。所有的统计检验都在双侧进行。
研究结果
应用IASLC/ATS/ERS肺腺癌组织学亚型来预测肺腺癌患者的复发情况的研究证实,在接受局部肺叶切除术的患者中,与微乳头状成分小于5%的患者相比,微乳头状成分超过5%的患者的复发风险增高,但是在接受肺叶切除术的患者中,则不存在上述联系,结果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在接受局部肺叶切除术的患者中,如果其病变内的微乳头状成分大于5%,那么最常见的复发为局部复发,占63.4%;并且在上述患者人群中,如果手术切缘小于1cm那么其局部复发的风险显著增高,但是在手术切缘在1cm及以上的患者中则观察不到上述联系的存在。
结论
本研究结果指出,在接受局部肺叶切除术的肺腺癌患者中,如果根据IASLC/ATS/ERS分类所确定的微乳头状成分在5%及以上的话,那么其复发风险增高。
肺癌已成为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之首,分别占比19.59%和24.87...[详细]
在我国,肺癌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首位,约为46.08/10万,占所有恶性肿瘤...[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