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学资源 > 【DOC】肺栓塞诊断治疗指南【免费下载】 - 医学资源下载

【DOC】肺栓塞诊断治疗指南【免费下载】 - 医学资源下载

2013-07-06 05:00 阅读:675 来源:爱爱医 责任编辑:爱爱医资源网
[导读] 【DOC】肺栓塞诊断治疗指南【免费下载】 - 医学资源下载 资源作者:hohochina 资源分类:医学 - 内科学 资源属性:文档 资源售价:0 爱医币 资源大小:0.21M 关注入数:1873 人
【DOC】肺栓塞诊断治疗指南【免费下载】 - 医学资源下载
资源作者:hohochina
资源分类:医学 - 内科学
资源属性:文档
资源售价:0 爱医币
资源大小:0.21M
关注入数:1873 人次
评论人数:2 人
下载人数:477人
上传日期:2012-02-06 16:10:47
【doc】肺栓塞诊断治疗指南【免费下载】肺栓塞诊断治疗指南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肺栓塞) 肺栓塞是常见的心血管急症 ,它可阻塞肺动脉床而导致危及生命的右室衰竭。其初始治疗旨在恢复血流挽救生命 ,长期抗凝在预防复发中极为重要 ,但常因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而被误诊。 1 流行病学 PE及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 是静脉栓塞 (VTE) 的两种临床表现 ,并具有相同的易患因素 ,大多数情况下二者伴随发生。其在美国的死亡率仅次于恶性肿瘤和心肌梗死而排在第3位。肺栓塞在我国一直被认为是少见病,但从20世纪90年代中对部分医院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病例数呈稳步上升趋势,2001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公布的《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以来,部分医院病例增长10倍。最新的前瞻性研究显示急性 PE的致死率约为 7 % ~11 % 。 1.1  易患因素 诱发因素包括:年龄、VTE史、恶性肿瘤、下肢麻痹的神经系统疾病、长期卧床、激素替代治疗及服用避孕药等。8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是50岁以下人群的8 倍。 1.2  自然病程 大多数情况下PE 是DVT 的并发症 , 约1 /3 的V TE在数天后可自愈 ,约40 %左右病情不会进展 , 但25 %可发展成为中心DVT和PE。 1.3  病理生理学 急性 PE主要是血流动力学改变 ,尤其当 30 % ~50 %的肺血管床被栓塞后症状较为明显 。 PE 常伴的 呼吸功能不全也是血流动力学紊乱的结果 : 低心输出量影响了肺静脉的血氧交换 ,进而导致了低氧血症的发生。较小的和远端的栓子虽不影响血流动力学 ,但可使肺泡出血 致咯血、脑膜炎和轻度的胸膜渗出 ,临床表现为“肺梗塞” 1.4  风险评估 PE应进行个体化的死亡风险评估 ,这远比栓塞的解剖形态和面积重要 。低血压或者休克、右室功能障碍 ( RVD )及心肌损伤标志物升高可用于对PE 进行危险分层 :高危PE危及生命(短期病死【doc】肺栓塞诊断治疗指南【免费下载】率>15 % ) ,需溶栓治疗或外科手术摘除栓子;非高危PE 可根据其死亡风险评估高低而选择住院治疗和院外治疗 。 2  诊断 2,1  临床表现 肺栓塞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肺栓塞引起的肺出血或坏死称为肺梗死(pulmonary infarction)。其临床表现可从无症状到咯血乃至猝死,症状与栓子大小、栓塞发生速度及基础心、肺功能相关。典型症状为呼吸困难、胸痛和咯血,被称为肺梗死三联征。呼吸困难发生率高达84%一90%,多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临床医生应注意呼吸困难的诱因、性质、程度和持续时间。以胸憋闷为主诉的呼吸困难须与劳力性心绞痛鉴别。胸痛发生率40%~70%。多为胸膜痛,为肺梗死累及到胸膜所致,4%~12%病人表现为“心绞痛样痛”,可能由于冠状动脉痉挛或右心室肥厚缺血所致。咯血发生率11%~30%,血量不多,鲜红色,数日后变为暗红色,提示有肺梗死。其他症状有咳嗽,发生率53%,多表现为干咳,可伴哮鸣音;凉恐,发生率55%,由胸痛或低氧血症所致。当大块肺栓塞或重症肺动脉高压时,可引起一时性脑缺血,表现为晕厥,其发生率11%~20%,可为肺梗死的首发症状。应特别强调的是,临床表现为典型肺梗死三联征的患者不足30%。 肺梗死体格检查可发现体温正常或升高,呼吸和脉搏加快。血压下降通常提示【doc】肺栓塞诊断治疗指南【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DOC】肺栓塞诊断治疗指南【免费下载】 - 医学资源下载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