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简介
患儿,女,4岁,因急性腹泻于2004年12月3日来诊。查体:T36.9℃,腹软,肠鸣音亢进,大便常规提示急性细菌性腹泻,给予黄连素1片口服,3次/d。服药1d后患儿排尿时大哭,询问原因,患儿自述尿痛,观察患儿排尿呈间断性、尿滴沥,排尿即痛,尿色黄浊。次日,患儿家长带其就诊,查尿常规正常,考虑尿痛现象与用药有关,即停药,改为对症输液治疗,当日晚患儿尿痛现象缓解。
病例讨论:
黄连素通用名为盐酸蘖碱。小蘖碱是苯丙异喹啉类季铵型生物碱,长期以来对其生化、药理、临床研究证明,它是一种没有细菌毒和致突变作用的、具有广泛用途的药物。有文献报道,兔静脉或肌内注射2mg/kg及口服50mg/kg小蘖碱后,血浆浓度峰值为92.7~491.7μg/L。经5.5h的累积测定,有0.5%的药量从尿和胆汁中排除;对大鼠的研究发现,口服100mg/kg小蘖碱后,经24h累积,只有0.043%的药量从尿中排除。其毒性小显而易见,因此黄连素长期以来作为临床治疗细菌性腹泻的良药。本例黄连素致严重尿痛患儿常规口服黄连素引发严重尿痛,其机制尚不清楚。笔者提出本病例旨在与同仁切磋并引起临床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