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视角 > 医学教育:我们没输在起跑线上 却在中途摔倒

医学教育:我们没输在起跑线上 却在中途摔倒

2015-08-06 09:54 阅读:954 来源:环球医学 责任编辑:李思民
[导读] “我们没有输在起跑线上,却在跑到一半时,狠狠摔了一跤。”这是一位协和医院的医生到美国哈佛大学交流后的最大感受。

     “我们没有输在起跑线上,却在跑到一半时,狠狠摔了一跤。”这是一位协和医院的医生到美国哈佛大学交流后的最大感受。医生是医疗体系中最关键的资源,培养优质的医疗资源必然需要好的教育。中美的医学教育差别在哪?其中又有哪些值得我们吸取的经验和教训?

    其实,以协和为代表的精英医学教育与美国的医学院相差不大,但随后的住院医师培训体系却有天壤之别。我国的医学教育缺乏毕业后的继续教育,真正的一 线临床知识主要靠学生自学和自己摸索,实践机会很少。所以当我们的医生都还是半成品的时候,就要去给病人看病。而美国的住院医生培训制度为医学院毕业的学 生提供了完全基于临床实践的非常系统的培训,住院医生操作机会很多,因此培训结束后医生们普遍具有独当一面的能力。这是最大的差别,但是,差别决不仅于 此。

    首先,在医生的选拔上,美国要比中国严格得多。在美国,想要成为一名医生,需要经历几轮残酷的竞争和筛选。

    美国对于医学生选拔的起点至少要求类似于国内的本科,而在国内,连专科毕业的医学生也可以做医生。在第一步上,医学生的来源就有点参差不齐了。

    考上大学只是成功的开始,后面还有更重要学业要等着完成——考医学院。美国的医学院规定必须获得学士学位后才能就读,学生毕业后统一获得MD学位。 考医学院是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过程,只有优秀的本科毕业生才能考进医学院。差一点的可以就读医学助理学院,毕业后经过医学助理培训,成为医学助理,不能单 独执业。成绩普通的,就只能与医学院绝缘了。

    完成了学业的医学生接下来的一步是申请住院医。住院医的岗位有严格的限定。以神经外科为例,全美目前执业神经外科医师六千多人,每年只招募两百多住院医师。考虑到每年退休及中断执业人数,所以神经外科医师总人数几乎不会增加。

    对于从其他国家来美国学习的医学生而言,这是最难的一关,不在医学知识,而在于文化和沟通,当然可能也有潜在的种族差异。很多医学院毕业的学生申请不到住院医的岗位,只能继续研究工作,并每年申请,时间久了有的就放弃了。

    刚才提到,中美医学教育最大的差别在于住院医生培训,我们就主要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差异。

    第一,美国住院医生培训更加系统和全面,单看科室里每周10至20场的讲座安排就知道了;

    第二,实践机会非常多,上级医生带教意识很强。例如,一次住院医生***,4年级的住院医介绍经验,他所参与的手术40%以上由他本人主刀,试问国内 的医院有几人能做到这一点?美国住院医师培训明确规定,培训期间必须为住院医生提供主刀手术机会,如果培训医院提供不了这么多主刀机会,培训资质将被取 消。

    第三,平台非常完善,无论从硬件还是沟通成本,无论是各科室之间还是基础与临床之间,合作更为通畅,特别是当你有新的想法时,在这样的平台更容易实现。


    其实,国内医生也有自己的优势——经验、技巧和上进。美国医生虽然手术很规范,但技巧不够娴熟,很多操作时间确实是浪费了,手术时间没必要的延长, 增加了风险。更重要的一点是中国医生普遍很上进。这可能是因为我们没有他们这么优越的条件吧。所以很多中国医生都在努力改变。中国医学生的努力要是加上优 越的制度就好了,期待中国教育制度的完善。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