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黄药子酒
[药物组成] 黄药子。
[功用] 清热解毒、凉血清瘿。
[用法用量] 研细末,白酒500克,浸泡一周。每次服一酒盅,每日2~3次。久服需注意对肝脏的影响。
8.白头翁汤
[药物组成] 鲜白头翁根。
[功用] 清热解毒。治疗2~3度病例(三度分法)72例,治愈率为64%。
[用法用量] 水煎服。可由4.5克逐增至9克。10日为—疗程。
适宜技术
(一)针灸疗法
用针刺治疗地方性甲状腺肿有一定疗效。常用的穴位有曲池、合谷、天突和阿是穴。
使用方法:阿是穴,即在肿大的甲状腺两侧向肿物斜刺1~1.5寸,缓缓进针,待局部有胀感退针,手法为强刺激。隔日针刺一次,7日为一疗程。
据山西报道,针刺治疗甲状腺肿,以天突、气舍为主穴,医风、列缺和合谷为配穴。隔日一次,对弥漫型者一般针3次即有效,有效率为72.3%。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系统观察,证明针刺后,碘能较长时间地停留于甲状腺中,尿中排碘量减少。因此认为针刺可提高甲状腺的功能。
(二)砭镰法
三棱针肿物局部刺激疗法。
1.疗法简介
三棱针肿物局部刺激俗称“飞针”,它是用三棱针或刀锋在患处浅刺皮肤或黏膜的方法,从而放出少量血液,促使内蕴热毒,随血外泄。
2.适应症
急性的阳证、实证,如丹毒、红丝疔、紫舌胀、重舌、垫舌痈等证。
3.使用方法
在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或刀锋直刺皮肤或黏膜,移动击刺,以患部小量出血或排出黏液为度,一般有点刺、散刺、挑刺、斜刺等4种刺法。
4.注意事项
(1)对慢性的阴证、虚证禁用。
(2)一般不可刺得太深,以免伤及经络,切勿刺伤深部动脉。
(3)刺出血后,应待其流出微量血液自止,不可立即用指压止血。
(4)刺后应再敷药或包扎,或拭净残血,外搽吹口散,以防感染。
5.本病使用方法
患者端坐,稍抬头,术者以左手提起并固定肿物,右手持三棱针(直径0.9~2毫米,长10~20厘米,根据肿物大小选用)向肿大之腺体横刺,快速进针,深度以恰到对侧壁为宜。进针后不捻转,不提插,迅速出针(拔针切忌偏斜),随即用棉球压迫针眼1~2分钟,以防出血。
也可采用第二种方法,即进针达到对侧壁后,将针退至皮下,再向肿物上下左右速刺四针,深度均恰到对侧壁。出针后迅速用棉球压迫针眼2~3分钟。针刺甲状腺囊肿时,刺进囊腔后稍退针(针尖留在囊内),左手挤压囊肿,使液体全部流出,随即迅速出针,用棉球压迫针眼1~2分钟。每日针刺一次,7~10日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7日。
6.注意事项
(1)针刺时患者不要说话和咳嗽,进针时避开血管、气管及胸膜顶,以防止出血及发生气胸。
(2)一般针刺1~2次后出现局部胀痛或嗓子痛,可以对症治疗,如不影响进食和说话,不必中断治疗。(摘自《地方性疾病中西医诊疗技术》)
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其稳定性佳、简便易行等诸多优势,近年来被广泛应...[详细]
对1型糖尿病的免疫治疗距离现实又近了一步,一项早期临床试验的结果显示,输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