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肿瘤的发展,肿瘤细胞可能离开实体瘤,进入人体血液循环。这些循环肿瘤细胞的鉴定可能为癌症转移过程提供关键线索。同时,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有助于癌症患者的临床管理,如浸润性癌症的早期检测以及化疗药物的快速评估。
然而,循环肿瘤细胞在外周血中的浓度非常低,用传统技术无法获得。在第55届美国放射治疗及肿瘤学会的年会上,斯坦福大学的Max Diehn博士介绍了一种新技术,可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分离出循环肿瘤细胞。
Max Diehn博士的实验室采用了一个名为IsoFlux的系统。它可从一次标准抽血的血液样本中回收稀有的肿瘤细胞,制备后用于分子分析。此平台由美国Fluxion Biosciences公司开发,为少量样本带来了更高的循环肿瘤细胞回收灵敏度。
在ASTRO年会上,研究人员比较了健康对照、早期以及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循环肿瘤细胞计数。循环肿瘤细胞的平均数量分别为1.7、28.4和142.4.对照和早期患者之间的细胞计数差异是统计学显著的(p = 0.01)。没有一个对照的循环肿瘤细胞数量超过5个,而73%的早期患者超过。研究表明,肿瘤体积与循环肿瘤细胞数量呈正相关(p=0.04)。
据介绍,IsoFlux系统利用一种专利的微流体技术以及免疫磁珠,从生物学样品中分离稀有细胞。它主要应用在循环肿瘤细胞、癌症干细胞、干细胞和免疫细胞的分析。一旦这些细胞被富集,它们可立即用于下游分析,包括新一代测序、qPCR、FISH、IHC等。
整个操作过程不算复杂,还挺快速。首先是收集到7-10 mL血液或其他生物学样品,然后去除红细胞,与磁珠偶联。这一步大约需要30分钟的手动操作。接下来转移到仪器中自动处理。在大约40分钟后,即可回收到循环肿瘤细胞,用于后续的分析。
肺癌已成为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之首,分别占比19.59%和24.87...[详细]
在我国,肺癌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首位,约为46.08/10万,占所有恶性肿瘤...[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