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清营汤加味
[药物组成] 水牛角8~l0克,生地黄4~6克,玄参、麦冬、丹参、当归、金银花、连翘、蒲公英各3~5克,竹叶、黄连各2~3克,板蓝根、茵陈各6~l0克,地锦草10~15克,西洋参2~3克。
[功效] 清热解毒,通腑泄热。
[适应症] 适用于本病邪毒炽盛,正盛邪实,发热伤阴的患儿。
[用法用量] 水煎,每日一剂,分两次服。
4.清官粉
[药物组成] 郁金30克,生栀子30克,寒水石 30克,黄芩30克,黄连3克,琥珀1.5克,朱砂1.5克,冰片9克。
[功效] 清热凉血,镇惊安神。
[适应症] 适用于本病见惊厥者。
[用法用量] 共研极细末,过筛为散,每服3克,每日两次。
5.消黄汤
[药物组成] 茵陈15.6克,川黄柏6克,山栀子6克,条黄芩6克,川黄连3克,生大黄1克。
[功效] 清热利湿,解毒消黄。
[适应症] 适用于感受湿热邪毒所致的新生儿黄疸和败血症。
[用法用量] 水煎浓缩至20毫升频服。
适宜技术
1.灌肠法
黄连6克,栀子6克,金银花6克,连翘6克,地龙6克,蝉蜕6克,马齿苋6克,秦皮6克,黄芩3克,白僵蚕3克,炒枳壳3克,琥珀末(冲)0.5克。浓煎至60毫升,保留灌肠,每日两次,连灌3日。用于败血症邪毒炽盛。
2.针灸法
(1)体针:取穴人中、合谷、内关、太冲、涌泉、百会、印堂等。高热不退者取曲池、大椎、十宣放血。口紧者取穴下关、颊车,浅刺、中刺激,不留针。
(2)耳针:惊厥者取穴神门、皮质下,轻刺激。
3.贴敷法
用鲜地龙捣烂如泥,加入蜂蜜或摊于纱布上,盖贴囟门以缓解痉挛。用于抽搐不止。
4.擦洗法
防风、金银花、野菊花煎汤,洗涤脐部,拭干后,再以金黄散调敷。用于脐疮引起者。
长期以来,人类得以生存往往会面临高水平的基因突变,而这也是人类进化过程中所...[详细]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是早产儿常见的呼吸系统并发症之一。布**是一具有高效局部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