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4年12月30日到今年1月20日,清华大学医学院对554名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高水平的医学院校学生及毕业生进行了有关医生职业理解及医患**认识调查情况。调查显示,超过9成的医学生认为医闹事件以及医患**对他们选择医学这个领域产生了影响,同时超过半数同学表示对于医患关系的僵化较为忧虑。医学人才的发展问题值得关注!
超九成同学的学医选择受医闹问题影响
清华大学医学院张林琦介绍,共有554名医学生参加此次调查,样本选取了目前中国最为优秀的一批医学生,旨在反应他们对于中国目前医疗现状以及医改的看法。
作为医学专业的学生,超过90%同学对于医闹事件有较高的关注度。医疗改革、医患问题等领域中的动向都会得到医学生们的广泛关注。目前的医闹问题对于医学生们有非常大的影响,超过九成的同学认为医闹事件以及医患**对他们选择医学这个领域产生了影响。
对于医患**问题,医学生们最为关注的是大众对于医生的误解以及患者和医生对于疾病本身的理解存在巨大差异。
如果能在大众知识普及、良好医疗氛围营造等方面多做努力,那么医患**就会得到很好的改善。
近两成同学认为未来的医患关系将持续恶化
调查显示,对于未来医患问题的发展,19.7%的医学生认为未来的医患关系将持续恶化。
“已经有两成的同学开始持悲观的态度,如果不能尽快采取有效的措施,这个比例还会升高。”张林琦说。
调查还显示,随着年级的增长,越来越多的同学开始持悲观的态度,而仍然保持乐观的人数则逐步下降。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绝大多数医学生仍选择继续学医,但是近半数出现对医生职业的迷茫。并且整体趋势上体现了医学生随着对职业的感受和理解的加深,产生的迷惑也更大,也更容易动摇的现状。
近三成医学生亲友对学医持消极态度
调查显示,医学生周围家人和同学、老师对其学医多数表示鼓励和支持,10.11%强力支持,57.4%表示鼓励,仍有近30%对此报消极态度(不鼓励和反对)。
调查显示,周围家人和同学、老师的消极态度大多来自于对中国的医生行业辛苦程度、安全性、前途和收入的担忧。周围家人和同学、老师的积极态度大多来自于便于给自己的家人朋友就医提供便利、职业的稳定性,然而对自我选择的尊重、地位、收入、崇高却占末位。
医学生选择医科的原因主要是医生职业本身的崇高,便于惠及家人亲友,以及自身投身医学的志向。在选择职业时,医学生对医生的待遇收入及社会地位的预期并不高。
思考
改革的推进是必要的,否则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医学生对医学失去信心。如果医患矛盾继续激化,选择继续坚持学医的人数也会不断下降,并且趋势将十分明显。医患矛盾的发展对医学生们的影响非常大。
我国复杂的医疗环境和恶劣的医患关系对新一代医学人才的培养存在严重的负面影响。医者,对13亿人而言,是接触最多、依赖最深、受益最大的职业之一。医生们兢兢业业支撑着13亿人的健康,拿着不高的工资,“白加黑”连轴转,承受着超乎常人想象的心理压力,同时也承受着被一些无良同行倒出的、泼向这个职业的污泥浊水,甚至还得挨上虽然个别、却令人痛心的无妄之刀,承受直接和间接的身心伤害。
倘医生和患者长期对立,必会两败俱伤。要根治,需要国家下决心动大手术。否则,真的没人敢做医生、或最优秀的人不愿做医生的话,最倒霉的还是患者。在医疗资源本就极其短缺的中国,如果真的没人愿意做医生,国人情何以堪?莫让未来医疗行业的领军人物对未来他们即将从事的领域失去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