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肝病科医学进展 > 魏来教授:亚洲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流行情况

魏来教授:亚洲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流行情况

2013-12-05 09:35 阅读:2744 来源:医脉通 责任编辑:李思杰
[导读]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肝细胞内脂肪过度沉积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的获得性代谢应激性肝损伤。 包括单纯性脂肪肝(simple fatty liver,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肝细胞内脂肪过度沉积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的获得性代谢应激性肝损伤。 包括单纯性脂肪肝(simple fatty liver, S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NASH)及其相关肝硬化。在欧洲和北美国家的患病率较高(>45%)。过去的20年里,亚洲各国,尤其是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同时伴随而来的是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如高脂肪、高热量膳食结构及多坐少动等),肥胖症和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明显升高。这些都导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在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的患病率增长迅速。
 


魏来教授


    1979年,Itoh等首次发表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在亚洲人群中的系列病例报道。此后,许多基于普通亚洲人群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流行情况被报道。2007年,Amarapurkar等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在亚洲地区的流行情况进行了综述,其报道亚洲人群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病率为5%~30%,其中日本为9%~30%,中国为5%~24%,韩国为18%,印度为5%~28%,印度尼西亚为30%,马来西亚为17%,新加坡为5%。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在亚洲人群中主要危险因素包括:肥胖、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同时,该综述还指出这些研究存在不足之处:其一,关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断标准无明确、清晰的定义;其二,这些研究涉及的人群包括公司白领、制造业工人、农民、健康体检人群和社区调查人群,存在明显偏倚。

    2007年,亚太地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工作组起草和公布了关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和治疗的共识和指南并进行了相关解读。该指南明确了亚太地区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标准,并且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诊断和排除标准进行了清晰、详细的表述。2011年,Chitturi等以该指南为诊断标准,对2007至2010年发表的亚洲各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病率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其再次强调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在亚洲地区的患病率>10%,在某些地区甚至1/3的人群患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但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流行情况在亚洲地区的不同国家和地区间存在明显差异,这可能与都市化和富裕程度相关。该综述还提出,目前关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病率的数据均来自流行病学研究,缺乏第三方数据;而且缺乏大规模的社区人群研究和前瞻性研究,其可能存在偏倚。

    基于上述综述存在的不足之处,我们对2007年至2013年已发表的观察性研究进行系统综述,以评估亚洲人群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患病率。

    1.文献检索及纳入:我们以“fattyliver”和“Asia”为主题词和关键词检索2007年1月至2013年10月间发表的相关研究。文献纳入标准:(1)研究人群包括亚洲国家的儿童和成人;(2)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标准符合2007年亚太地区指南;(3)研究类型为横断面研究或队列研究;(4)该研究报道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病率;(5)研究中样本量大于500例。

    2.纳入文献特征:对于同一人群的研究,只纳入最新或最大样本量的研究。最终共有39个研究被纳入(表1),其中中国大陆研究13项,涉及地区包括北京(n=2)、上海(n=4)、广东(n=2)、吉林(n=1)、浙江宁波(n=1)、浙江杭州(n=1)、成都(n=1)和重庆(n=1)。纳入的研究人群包括基于社区的研究人群(n=25)、健康体检人群(n=10)和在校学生(n=4)。纳入的研究类型包括横断面研究(n=35)和队列研究(n=4)。
 


    3.亚洲成年人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病率及危险因素:35个研究报道了亚洲成年人(254973人)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病率及危险因素(表2)。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中,肥胖人群的比例为:中国大陆22.4%~66.1%,韩国50.1%~70.7%,日本63.4%,印度25%~52%,斯里兰卡71.8%,伊朗52.4%;糖尿病的患病率为:中国大陆7.7%~32.6%,韩国9.4%,印度22%~41.6%;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为:中国大陆23.1%~70.4%,韩国15.9%~41.4%,印度52.6%。对上述研究数据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亚洲成年人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病率为21.4%(95%可信区间为18.2%~25.1%,P=0),该结果具有轻度异质性。亚组分析结果显示,韩国成年人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病率(29.6%,95%可信区间为25.8%~33.6%,P=0)高于中国成年人(包括大陆、香港地区和**)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病率(20.1%,95%可信区间为13.9%~28.3%,P=0)。在单一中国成年人群(包括大陆、香港地区和**)的研究中,基于社区人群研究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病率为27.5%(95%可信区间为21.6%~34.4%,P=0),明显高于基于社区健康体检人群的研究结果(17.3%,95%可信区间为10.1%~27.9%,P=0)。在中国不同地区进行的社区人群研究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病率分别为:北京31.29%,上海30.0%,广东36.49%,中国香港27.33%。这提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病率在不同研究中的差异较大,不仅与地区相关,还可能与研究人群的选择不同有关。
 


    值得关注的是,上述研究中有3个前瞻性研究。2012年,Zhou等报道了中国广东社区人群随访4.0年(3.6~4.8年)的研究结果,在对3543人的随访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年发病率为9.1%(女性9.7%,男性7.3%)。在已诊断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中,22.2%的患者病情恶化,其死亡与心脏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该研究是基于2007年在广东6个城市和农村进行的横断面调查,报道广东地区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病率为15.94%,城市居民的患病率(20.3%)明显高于农村居民(11.1%),P<0.001。同时,Chang等对每年进行健康体检的韩国男性(5900人)进行了7年的随访研究,发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年发病率为6.9%,这与我国广东男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年发病率(7.3%)接近。

    4.亚洲儿童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病率及危险因素:5个研究报道了亚洲儿童(5176人)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病率及危险因素(表3)。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儿中,肥胖儿童的比例为:中国大陆60%~95.7%,伊朗34.78%;男孩的比例为:中国大陆72%~78.57%,韩国77.95%,伊朗6.5%。对上述研究数据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亚洲儿童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病率为6.3%(95%可信区间为2.0%~17.7%,P=O),该结果也具有轻度异质性。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儿童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病率较低(3.4%,95%可信区间为2.1%~5.4,P=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在亚洲地区的患病率日愈增高,将会对公众健康造成威胁,其已成为亚洲慢性肝病治疗的新挑战。目前,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流行病学研究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不同地区的社区人群中开展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了解该地区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病率,可帮助相关部门制定公共卫生决策。但更为重要的是,基于社区人群的横断面调查进行大样本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能明确遗传因素、生活方式及其他危险因碧(肥胖、代谢综合征、糖尿病和心脏病等)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生自相关性,为预防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