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卧床患者压疮预防的护理》内容预览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缺血缺氧,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组织破损和坏死。神经内科危重患者多,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有的大小便失禁,甚至昏迷等,极易发生压疮,如果护理人员不重视预防措施不到位,患者压疮的发生仍然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预防压疮成为神经内科护理工作的重点甚至是护理工作的难点。
2010年6月~2011年9月我院神经内科对危重患者进行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早期护理干预,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2010年6月~2011年9月我科收治重症患者130例,男96例,女34例,年龄51~86岁,平均62岁,高血压性脑出血8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脑梗死38例,震颤麻痹2例,多发性硬化2例,重症肌无力1例,均为卧床病人。
1.1 压疮危险因素评估 采用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2]进行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评分范围8~32分,8项累计总分≤16分时,易发生压疮,分值越低,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越大。
本组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总分为11分25例,12分37例,13分45例,14分23例,均属于压疮高危人群,根据压疮危险因素评估结果,立即采取严密的观察,充分的早期护理干预措施。
1.2 结果 130例患者住院期间发生Ⅰ期压疮2例。
2 护理干预
2.1 压疮危险评估预案 患者入院后2~3h内,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夜班由当班护士评估),即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进行评分,凡是压疮危险因素≤16分患者均填报压疮高危病人上报表,报告护士长,患者家属签名记录日期等。同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预防压疮措施,由责任护士落实,每班严格交接患者皮肤情况,护士长监督,并抓好措施落实。
2.2 减压 减压是首要的预防措施,减轻局部压力,特别是间歇性解除压力,是有效预防压疮的关键,(Insdule提出,在9.3kPa 70mmHg)压力下。组织持续受压2h以上,就能引起组织不可逆损伤。因此,翻身是实现这一目的最有效、最经济、最简单的方法。其次,才是防压用具的使用。2.2.1 变换体位 床头建立翻身记录卡,记录翻身时间,卧位皮肤情况,每一班护士签全名。一般2h翻身一次。必要时1h翻身。甚至30min一次。2.2.2 应用气垫床或海绵垫 对于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分值<12分,必须使用气垫床或海绵垫减压。2.2.3 侧卧翻身 左斜或右斜30°,有研究认为,90°翻身对外踝粗隆部产生很大压力,而采取侧倾30°方法可预防压疮。
当人体测斜,与床成30°时,有利于人体骨突起部位压力分散和血液流动,能降低压疮发生风险。2.3 避免按压部位 传统的压疮护理认为,按摩能刺激血液循环,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压疮,但国外护理不主张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有关研究表明,按摩无助于防止压疮,因软组织受压变红是正常的保护性反应。解除压力后一般30~40min褪色。不会形成压疮。因此受压部位无需按摩,如持续发红,则表明软组织损伤,按摩必将加重损伤。尸检证明凡经按摩的组织显示,浸渍和变性,未经按摩的组织却无撕裂现象,但按摩法可应用于皮肤无发红的部位。
Health Protection Scotland (HPS) is a...[详细]
补充水电解质及热量,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对烦躁不安、痉挛者轮流使用各种镇静剂...[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