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严价值几何?在广东省政协委员王颀的眼中,也许是社会平均工资的5至10倍。
在广东省政协会议上,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副院长王颀表示,“医生工资应该比市内平均工资高5到10倍,这样医生才能有尊严地活着”。此语一出,立即引发一片哗然。
医生尊严是否可用薪酬衡量?在医患关系恶化和以药养医的现实之下,“尊严”二字尤难定位。
“医生感到没尊严,是因为现在医生的正面形象太少”
王丽英(北京市昌平区医院儿科主任):
我并不同意用工资维护尊严的说法。在很多医院,医务人员的工资确实比较低,医务人员的工作非常辛苦,没有拿到合理的报酬,这样的现实确实存在,但用钱来维护尊严并不成立。
医生感受到没有尊严,我觉得是因为现在医生的正面形象太少,导致大家对医务人员的工作不了解。我不否认有些医务人员有不良行为,但哪个行业没有个别人有问题?他们不能代表医务人员这个群体。但这几年这类事件的增多,让老百姓对我们整个群体产生了怀疑。
现在很多时候,我们的医务人员加班加点,医生为了一台手术连饭都吃不上,一干就是一天。手术下来,却得不到患者的感谢。虽然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但心中难免还是会失落,感觉自己的努力没有得到认可。
“难道药值钱,医生的智力知识不值钱?”
马列清(北京市佑安医院传染病专家):
我没有具体计算过医务人员的收入应该提到多少,但确实存在药贵、人的智力和能力不贵的情况。现在到医院挂一个普通号才几块钱,可是医生治病不是随便看一看,而是一系列的过程。需要诊断病情、制定治疗方案等等,所有这些劳动,怎么才值几块钱呢?
再比如我们医院有很多住院病人,医生所负的责任不仅仅是门诊,而是要一天24个小时持续地关注,但做这些事,诊疗费有多少钱?几块钱。难道药值钱,医生的智力知识不值钱?
所以我觉得,可能这位政协委员5到10倍的表述并不正确,但提高医生知识和智力的价格,绝对是应该做的。我认为医院可以有一些激励奖励机制,实际上医务人员更多看重的是精神层面的,有个表扬就很高兴了,或者对医务人员的工作有个认同,医务人员就会觉得很有尊严。
同时我也想呼吁老百姓转变观念,我曾经与病人聊过,你买房买车愿意花钱,为什么到了治疗自己的身体时反而不舍得了?房和车固然值钱,但医生的治疗为何在老百姓心中就没有那么重的价值呢?
马佳(北京市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海运仓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
今年,我们社区医生的年收入可能要调整到6万9,平均下来我觉得还是不多。
我们这里的医生,有7年制的硕士,还有有着多年临床经验的医生,都在做全科医生。以成为医生的成本来做参照,现在的收入真是不够本,医生成了门槛高、收入低的工作了。
例如在我们服务站,针灸一次4块钱,拔罐一次3块钱,但如果到美容院去,拔个罐子都要几十甚至上百元。一个医生要掌握这些技能需要很长时间,这样的价格无法体现出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
2015年5月19日,由澳大利亚药理学会和英国药理学会主办的澳-英联合药理...[详细]
2月28日,GW制药宣布美国FDA授予该公司用于治疗儿童Lennox-Ga...[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