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病历讨论 > 【病例讨论】氟康唑致急性骨髓抑制

【病例讨论】氟康唑致急性骨髓抑制

2012-06-04 13:41 阅读:2199 来源:爱爱医 责任编辑:潘乐乐
[导读] 氟康唑为新型三唑类抗真菌药,能特异有效地抑制真菌的甾醇合成,口服及静注对各种真菌感染,如念珠菌感染、新型隐球菌感染、小孢子菌属感染等均有效。由于口服吸收好,生物利用度高,在体内分布广,临床已广泛应用。其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腹痛、腹泻、胃

    氟康唑为新型三唑类抗真菌药,能特异有效地抑制真菌的甾醇合成,口服及静注对各种真菌感染,如念珠菌感染、新型隐球菌感染、小孢子菌属感染等均有效。由于口服吸收好,生物利用度高,在体内分布广,临床已广泛应用。其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腹痛、腹泻、胃肠胀气等消化道反应,但也有一些较重的不良反应,如药物性肝病、血尿、帕金森综合征、急性胃黏膜糜烂、PLT减少、呼吸困难等。以往有报道发现氟康唑可引起PLT减低和血尿,但未见有骨髓抑制的报道。现报告氟康唑致急性骨髓抑制1例如下:

    病例简介:

    患者,女,72岁,离休干部。以“2型糖尿病并肺部感染”收入院。既往因反复发生尿路感染,为预防其发生,有长期口服抗生素史。入院后血细胞分析、肝肾功能检查均在正常范围,痰培养为酵母菌生长。给予口服氟康唑胶囊(海南曼克星制药厂),首剂100mg,以后50mg/d,病人咳嗽症状改善。治疗第14天出现牙龈出血,渐进性乏力、腹胀、纳差,复查血细胞分析示:白细胞(WBC)0.8×109/L,红细胞(RBC)1.36×1012/L,血红蛋白(Hb)37g/L,血小板(PLT)1×109/L。预防性应用洛赛克,次日解暗红色血便2次,伴头昏、乏力。骨髓象为骨髓造血极度减低,无法计数,造血功能极度受抑制。停用氟康唑,给予输血等对症治疗后,症状改善。15d后复查血细胞分析示:WBC3.5×109/L,RBC3.27×1012/L,Hb95g/L,PLT335×109/L。肝肾功能检查正常出院。出院后随访6月,病人血象完全恢复正常。

    病例讨论:

    该例氟康唑致急性骨髓抑制老年患者由于长期自服抗菌素,导致呼吸道酵母菌生长,应用氟康唑后,第10天痰培养无菌生长,说明其抗真菌作用疗效确切。但治疗2周时,发生急性骨髓抑制,全血细胞减少,停用氟康唑并给予输血等对症治疗半月后,血象渐恢复正常。确认此急性骨髓抑制是氟康唑引起。因此,在临床广泛应用此药的同时,应严密监测血象变化,尤其是老年人。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