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程序]
一般治疗及护理:
室内空气要流通,温度18~20℃,湿度60%为宜。营养丰富的饮食,重症患儿可给予肠道外营养。经常变换体位,注意隔离,防止交叉感染。注意补充水和电解质,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
抗感染治疗:
1.抗生素治疗
肺炎链球菌:青霉素敏感者首选青霉素或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青霉素低度耐药者仍可首选青霉素,但剂量要加大,青霉素过敏者选用红霉素类。
金黄色葡萄球菌:甲氧西林敏感者首选苯唑西林钠或氯唑西林钠,耐药者选用万古霉素或联用利福平。
流感嗜血杆菌:首选阿莫西林加克拉维酸(或加舒巴坦)。
大肠杆菌和肺炎杆菌:首选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
绿脓杆菌 首选替卡西林加克拉维酸。
肺炎支原体和衣原体: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罗红霉素及阿奇霉素。
用药时间:一般应持续至体温正常后5~7天,症状、体征消失后3天停药。支原体肺炎至少使用抗菌药物2~3周。葡萄球菌肺炎在体温正常后2~3周可停药,一般总疗程≥6周。
2.抗病毒治疗
三氮唑核苷(病毒唑):可滴鼻、雾化吸人、肌注和静脉点滴,肌注和静点的剂量为10~15mg/(kg•d)。
α—干扰素 α—干扰素肌注,5~7天为一疗程,亦可雾化吸入。
对症治疗
氧疗 多用鼻前庭导管给氧,经湿化的氧气的流量为0.5~1L/min,氧浓度不超过40%。新生儿或婴幼儿可用面罩、氧帐、鼻塞给氧,面罩给氧流量为2~4L/min,氧浓度为50%~60%。
气道管理 及时清除鼻痂、鼻腔分泌物和吸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雾化吸入以解除支气管痉挛和水肿。分泌物堆积于下呼吸道,经湿化和雾化仍不能排除,使呼吸衰竭加重时,应行气管插管以利于清除痰液。严重病例宜短期使用机械通气(人工呼吸机)。
其他 高热患儿可用物理降温,如35%酒精擦浴,冷敷,冰袋放在腋窝、腹股沟及头部;口服扑热息痛或布洛芬等。烦躁不安者可给予氯丙嗪、异丙嗪各0.5~1.0mg/(kg??次)肌注,或苯巴比妥5mg/kg一次肌注。
腹胀的治疗 低钾血症者,应补充钾盐。中毒性肠麻痹时,应禁食和胃肠减压,亦可使用酚妥拉明(Regitine)0.3—0.5mg/(kg??次)加5%葡萄糖20ml静脉滴注。
糖皮质激素使用指征为:①严重憋喘或呼吸衰竭;②全身中毒症状明显;③合并感染中毒性休克;④出现脑水肿。上述情况可短期应用激素。可用琥珀酸氢化可的松5~10mg/(kg??d)或用地塞米松0.1~0.3mg/(kg??d)加入瓶中静脉点滴。疗程3~5天。
并发症及并存症的治疗
肺炎合并心衰的治疗:
1.休息 哭闹者予镇静。
2.输氧
3.强心 西地兰(cedilanid)饱和量2岁以下0.03~0.04mg/kg,2岁以上0.02~0.03mg/kg,首剂给饱和量的1/2,余量分2次。每4~6小时给药1次。可肌注或加10%葡萄糖10~20ml 静脉用药。毒毛旋花子甙0.007mg/kg,加入滴壶,每6~12h可重复用。地高辛 :每日1/5洋地黄化量,分2次。洋地黄化量:2岁以下0.05~0.06mg/kg,2岁以上0.03~0.05mg/kg,总量<1.5mg。首次给1/3~1/2,余量分2次,每6~8h给予。小儿血清地高辛有效血浓度1~3ng/ml,一般2ng/ml为宜。
4.利尿 呋塞米1 mg /(kg.次)静注或加入滴壶,亦可口服。
5.血管活性药物:酚妥拉明 每次0.5~1mg/(kg.次),最大<10mg,肌注或静注。必要时1~4小时重复使用。亦可用巯甲丙脯酸和硝普钠。
肺炎合并中毒性脑病的治疗脱水疗法可予甘露醇,地塞米松,速尿,止痉可予地西泮。
脓胸和脓气胸的治疗:及时进行穿刺引流,若脓液粘稠,经反复穿刺抽脓不畅或发生张力性气胸时,宜考虑胸腔闭式引流。
此外对并存佝偻病、贫血、营养不良者,应给予相应治疗。
生物制剂
血浆和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1VIG)含有特异性抗体,如RSV—IgG抗体,可用于重症患儿。1VIG 400rng/(kg??d),3—5天为一疗程。
[临床经验与注意事项]
1.下叶肺炎时可伴有腹痛,应与急腹症鉴别。
2.应用洋地黄制剂时,不宜同时给钙剂,二者有协同作用。如必须使用,两药间隔时间不宜少于4~6小时。
3.若并发张力性气胸,可危及生命,必须积极抢救。
4.使用抗菌药物前应采集咽拭子、鼻咽分泌物或下呼吸道吸取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以便指导治疗。在未获培养结果前,可根据经验选择敏感的药物;选用的药物在肺组织中应有较高的浓度;重者患儿宜静脉联合用药;接受机械通气者尤应注意气道湿化、变换体位和拍背,保持气道湿度和通畅。
5.控制输液速度,以防加重心脏负担。
长期以来,人类得以生存往往会面临高水平的基因突变,而这也是人类进化过程中所...[详细]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是早产儿常见的呼吸系统并发症之一。布**是一具有高效局部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