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内分泌科医学进展 > 糖尿病及其药物治疗

糖尿病及其药物治疗

2012-03-02 14:52 阅读:9992 来源:爱爱医 责任编辑:申琼鹤
[导读] 糖尿病是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一组异质性代谢性疾病,由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所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伴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障碍为特征。临床表现典型时,患者往往已出现空腹高血糖症;而临床表现不显著时,则于葡萄糖耐量受损后被

    糖尿病是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一组异质性代谢性疾病,由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所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伴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障碍为特征。临床表现典型时,患者往往已出现空腹高血糖症;而临床表现不显著时,则于葡萄糖耐量受损后被确诊;故依据空腹血糖浓度或随机血糖浓度和/或葡萄糖耐量试验可进行诊断。

    大部分糖尿患者可按照病因、发病机制分为1型和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的主要病因是由于自身免疫对胰岛β细胞破坏后造成胰岛素分泌的绝对缺乏,故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胰岛素治疗来维持生命。2型糖尿病的发生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减少或是外周胰岛素抵抗,可表现为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相对缺乏,或胰岛素分泌缺陷为主伴或不伴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是冠心病的等危症,控制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至最佳水平可以减少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糖尿病治疗的目的在于减轻症状并将长期并发症的发生风险降到最低,故糖尿病必须严格控制,可用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作为23个月内血糖控制的指标。患者可通过控制饮食、减轻体重、加强运动、口服降糖药和/或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发生低血糖,特别是患糖尿病并接受胰岛素治疗的司机应警惕严重低血糖的发生并应采取防止措施,如在车内准备糖或食物,并应确保能找到可替换的司机。

    糖尿病血糖控制不好时会出现急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 DKA)和高渗性高血糖状态(hyperosmolar hyperglycemic state, HHS);慢性并发症包括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疾病、周围血管疾病、糖尿病足等;微血管病变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等。

    1 胰岛素类

    胰岛素(Insulin)根据其来源和化学结构可分为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胰岛素类似物(Insulin Similitude)是利用重组DNA技术,通过对人胰岛素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修饰生成的、可模拟正常胰岛素分泌和作用的一类物质,它们具有与普通胰岛素不同的结构、理化性质和药动学特征,目前已经用于临床的有门冬胰岛素和赖脯胰岛素两种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和地特胰岛素两种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它们在减少低血糖发生的危险性方面要优于动物胰岛素和人胰岛素。

    胰岛素根据其作用时间特点可分为超短效胰岛素、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包括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和预混胰岛素。

    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有门冬胰岛素和赖脯胰岛素,它们具有达到峰值更快, 餐后血糖水平更低以及低血糖发生率低的优点。

    短效胰岛素制剂:有胰岛素,其中人胰岛素较动物胰岛素起效快、作用时间长。

    中效胰岛素制剂:有低精蛋白锌胰岛素,其起效较短效者为慢,但产生低血糖的危险较短效制剂小,同时血液中始终保持一定浓度的胰岛素,对胰岛素基础分泌量低的患者控制血糖波动比较有利。

    长效胰岛素制剂:有精蛋白锌胰岛素,起效较中效者更慢,但持久,使用中可减少注射次数,但由于是混悬液剂型,可能造成吸收和药效的不稳定。

    超长效胰岛素制剂类似物:有甘精胰岛素,具有长效、平稳的特点,更适合用于基础胰岛素替代治疗。

    预混胰岛素制剂:是指含有长效和短效胰岛素制剂的混合物,可同时具有短效和长效胰岛素制剂的作用,特点是使用方便,可减少注射时混合可能造成的剂量不准确及避免相对较复杂的操作;缺点是由于是预混,只有有限的混合方案,对于一些比较特殊的混合要求难以达到。

    根据给药装置可分为普通的胰岛素注射液和胰岛素笔芯。胰岛素笔芯的优点是可进行更加精确的剂量调整,携带方便,同时减轻注射时的疼痛感,但相对费用较高,尤其是特充式胰岛素。

    贮藏条件的差异:未开瓶使用的胰岛素应在2~10℃下冷藏保存。已开瓶使用的胰岛素注射液可在室温(最高25℃)保存最长4~6周,使用中的胰岛素笔芯不要放在冰箱里,室温最长保存4周。冷冻后的胰岛素不可使用。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