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视角 > 来来去去只为救人 医生孙长龙做到了

来来去去只为救人 医生孙长龙做到了

2016-12-02 18:18 阅读:1413 来源:环球医学 责任编辑:谢嘉
[导读] 每年12月,吉林省集安市的天气正处在最冷的时候,大雪裹挟着寒风在长白山肆虐了两天一夜,山路被冰雪覆盖。2015年12月27日9点左右,集安市医院副院长孙长龙驾车回乡途中,为了救助遇到交通事故的司机,被另一辆疾驰而过的车撞倒在皑皑白雪中,再也没有起来。
  每年12月,吉林省集安市的天气正处在最冷的时候,大雪裹挟着寒风在长白山肆虐了两天一夜,山路被冰雪覆盖。2015年12月27日9点左右,集安市医院副院长孙长龙驾车回乡途中,为了救助遇到交通事故的司机,被另一辆疾驰而过的车撞倒在皑皑白雪中,再也没有起来。

  时年59岁的**员、优秀的援疆好医生,永不回头地走了……在殡仪馆的三天里,来看孙长龙最后一眼的,有退休的老干部、有专门进城的农民,还有头道篓子沟村里的百姓,太多不相识的市民泪雨湿襟,为他送行。

  孙长龙同志1999年毕业于长春职工大学医疗系本科,曾在头道卫生院工作,1988年调入集安市医院,先后担任内科医生、老干疗区主任和医院工会主席。2003年5月19日,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在工作中他始终用**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几十年如一日,始终保持良好的医德。他不嫌贫爱富,对患者一视同仁,满腔热忱,尽职尽责,深受广大患者的爱戴和尊敬。他刻苦钻研,努力进取,不断提高技术水平,还多次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并在***和省级刊物发表医学论文10余篇,他在肾病的诊治及疑难杂症方面有独到之处,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好了很多患者。

  他担任工会主席期间,经常到特困职工家中走访慰问,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常常带着慰问金与鲜花看望患病职工,让职工感受到医院大家庭的温暖。他积极谏言献策,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切身利益,使广大职工在绩效分配、劳动待遇、业余文化生活、离退休职工生活保障等方面得到了采纳和落实。为了丰富职工业余生活,每年都组织排球赛,登山比赛等活动。活动期间,为了把大家美好瞬间记录下来,他自费购买了摄像机,义务为大家拍照留念,为了不给医院添麻烦,他自己掏腰包买水、买面包,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受到全院职工拥护和爱戴。

  2010年5月,他主动请缨到新疆布尔津县进行一年半援疆任务。妻子问他为什么非要主动去那么艰苦的地方工作,他的回答只有一句话:“因为我是一名**员。”同年11月,孙长龙带着领导、同事的期望,父母妻儿的嘱托,割舍了丰厚的待遇和安逸的生活,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援疆的征途。

  他是出征新疆阿勒泰布尔津整个医疗队中年纪最大的。在新疆阿勒泰布尔津医院,当地医生对许多先进的医疗设备都不会用,孙长龙就做起了培训。新疆冬季气温最低达到零下46摄氏度。当地有一个风口,冬季里,每天只有正午时的1个小时能通过,还得借助骆驼挡风,可是为了给一户游牧民治病,孙长龙无数次穿梭于那个风口。

  援疆半年以后,由于工作业绩突出,他被布尔津县人民医院任命为大内科主任。期间孙长龙接治了一个布尔津哈太村读初中的小女孩儿,名叫阿依巴拉,女孩儿得的是结核性胸膜炎。她父亲重病,姐姐读新疆大学,一家四口靠母亲每月1300元的退休金维持生活。得知这一情况后,孙长龙发起了救助行动,布尔津医院的王树轩院长得知后也加入进来,随后援疆教师耿金龙、杨桂阳、李新周也纷纷捐款,帮助女孩一家渡过难关。

  援疆结束时,孙长龙共接诊患者1360余人次,收治住院120余人次,检验检查980余人次,参加手术2人次,危重、疑难疾病抢救110人次,突发事件救治3次。开展急性心肌梗塞静脉内溶栓成功6例,其中《脑梗塞溶栓治疗》选入了新疆**尔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巡回医疗及义诊19次,接诊病人720余人次,为内科医护人员讲课102个专题,院内会诊150余次。他还参加新疆**尔自治区学术活动14次,44余课时。2016年10月,孙长龙被授予通化市道德模范荣誉。

  “人勤奋,善钻研,尤其在肾内科的诊断治疗上,有独到之处。医患关系处理上尤其对弥留患者总能给予最大的人文关怀。”这是孙长龙所在医院医务工作者们对他的普遍印象,很多人说着说着都哭成了泪人……

  办公室里,洁白的大褂静静地挂在墙上,它一直等待着主人穿上它,去践行救死扶伤的神圣承诺;书柜中敞开的书,是孙长龙医生对医治患者疑难病症执着的探索;书柜上放着从新疆带回的石头,是孙长龙对布尔津患者的牵挂,也寄托着他对远方阿依巴拉一家的期望。

  医者,救死扶伤为己任,把这一责任做得问心无愧,那是医者的良知。作为一名医生,孙长龙救治病人,援助边疆,把医术散播开来。而最后的生命历程中,还是在救治伤者,展现出一名医者、一名**员的责任、坚持与担当,值得我们赞颂钦佩,值得全社会的医务工作者向他学习。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