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破伤风杆菌)引起的感染性细菌性疾病。在厌氧条件下(如被污染的坏死性伤口),这种无所不在的杆菌可产生一种毒性极强的神经毒素一破伤风痉挛毒素。破伤风痉挛毒素可阻断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引发肌肉强直和痉挛,亦即破伤风的典型表现。破伤风可在任何年龄发病,即便有了现代加强监护的条件,病例死亡率也非常高。绝大多数破伤风病例与生育相关,多发于发展中国家,主要见于不洁分娩和产后卫生条件较差的新生儿和孕产妇。儿童和成人受伤后发生破伤风也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破伤风的预防主要依赖于抗体,并且只能通过主动免疫(破伤风疫苗)或被动免疫(破伤风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实现。破伤风疫苗由破伤风类毒素制成,后者是一种经过处理的神经毒素,可诱导产生保护性的抗毒素。经过免疫的孕妇可将抗毒素经胎盘传递给胎儿,从而防止新生儿发生破伤风。已上市的破伤风类毒素疫苗有单价破伤风类毒素(TT),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DT),破伤风、减量白喉联合疫苗(dT)、以及白喉、百日咳、破伤风联合疫苗。含DT的疫苗用于7岁以下儿童,含DT疫苗用于7岁以上者。在开展破伤风免疫接种时一般都使用含白喉类毒素和破伤风类毒素的联合疫苗,而不使用单纯的破伤风类毒素。自1974年世界卫生组织开始实施“扩大免疫规划”以来,DTP联合疫苗就一直是其中的一部分。一些含有DTP/DTaP的新型联合疫苗已经开始上市,其中包括用于预防乙肝、b型流感嗜血杆菌和脊髓灰质炎的疫苗。一般认为破伤风类毒素非常安全,甚至可用于免疫缺陷者。
病原体和疾病
破伤风杆菌是一种能形成芽孢的严格厌氧杆菌。芽孢在自然环境中广泛存在,尤其是在暖湿地区的土壤中,且可经人类和动物的肠道携带。芽孢进入坏死性伤口后转化为可产生毒素的破伤风杆菌。破伤风杆菌的侵入部位在某些病例中 很难确定,或在症状出现时已不可识别。孕产妇破伤风系由不洁分娩或流产所致; 在破伤风特异性抗体未达到保护性浓度的婴儿中,如使用不洁器械切断脐带,或使用被污染的材料包扎新生儿脐带残端,就可能导致发生新生儿破伤风。
破伤风杆菌产生的最重要的毒素是毒性极强的破伤风痉挛毒素。这种毒素可阻断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引发肌肉强直和痉挛,亦即破伤风的典型表现。
随着前列腺癌发病率的逐年上升,精准诊断与分层治疗成为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多...[详细]
综合治疗的必要性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治疗需要多模式、多学科的综合治疗策略。结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