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资料:男性 45岁
主诉:阵发性、劳力性胸痛半年。
现病史:阵发性、劳力性胸痛半年。快走时出现,胸骨后、手掌大小,有时伴咽部紧缩感,休息/舌下含NTG 3-4m后缓解。
既往史:高血压10余年,最高180/120mmHg, 否认糖尿病等病史。吸烟20年,每日20支。
体检:
BP 160/108mmHg、HR 92/m。
ECG大致(-);平板运动(+):(Bruce 2级,V1-V4 ST水平下降0.1-0.3mV)。
腰围 90cm , BMI 26.0kg/m2,空腹血糖6.4mmol/L,餐后2hr血糖11.6 mmol/L,HbA1c 7.2%。
血LDL-C 130mg/dL (3.4mmol/L), TG250 mg/dL (2.8mmol/L), HDL-C 35 mg/dL (0.91mmol/L)。UA450 umol/L。
正在使用的治疗:阿司匹林50 mg Qd,心痛定10mg tid, 复方降压片2#,bid, 氨酰心安6.25 Qd,XX降脂丸,XX冠心丸,XX溶栓胶囊,XX丹等,间断打“活血通淤液体”,服汤药。戴XX护心卡,XX贴膜,等。
最终分析:
诊断:冠心病,劳力性心绞痛;高血压3级,极高危患者;血脂异常,代谢综合征(腹型肥胖、尿酸增高、高血压、高血糖、混合型高血脂)
调整治疗:
阿司匹林100 mg Qd,
阿托伐他汀 20 mg Qn,
美托洛尔25 mg tid,
替米沙坦80 mg Qd,
双氢克尿噻12.5mg Qd,
硝苯地平缓释片10mg Bid,
消心痛15 mg Qid 。
配合改善生活方式。
1周后,血压120/82 mmHg ,HR 60/m,空腹血糖 5.6mmol/L,餐后2小时血糖 10.0mmol/L。
4周后,心绞痛减少,复查平板运动,虽仍(+),但Bruce3级达终点,V1-V4 ST压低0.1mV, 缺血程度减轻,阈值提高。
血脂:血LDL-C 100mg/dL (2. 6mmol/L), TG150 mg/dL (1.7mmol/L), HDL-C 40mg/dL (1.03 mmol / L)。BMI 25.0kg/m2,腰围 88cm。
冠造: LAD中段60%狭窄,未放支架,继续行“**DE”二级预防药物治疗。
点评:
(1)典型的CHD劳力性心绞痛,症状可确诊。
应给予临床指南所推荐的用药(“**DE”方案)。只要无禁忌证,为何不用有证据的主药?
在主药的基础上,才可用其他辅助药。但使用的有证据的药物已经不少,故将无可靠证据的药停掉!
(2)冠心病A、B、C、D、E疗法:
A:阿司匹林,75mg~≥150mg;ACEI/ ARB;(低分子)肝素(不稳定时)。
B: ??阻滞剂,血压控制至理想水平。
C:他汀类调脂药物,彻底戒烟。
D:控制糖尿病,合理膳食。
E:健康教育和继续教育,适量运动。
(3)因为是稳定性心绞痛,故可以平板运动试验行冠脉功能的评价,
可显示: 缺血的“罪犯血管”(LAD)
缺血程度和耐受性。
缺血阈值Bruce2级,调整治疗后提高至3级。
(4)为高危病人,用他汀类强化调脂,阿托伐他汀既可降LDL –C,又降TG。
首先使LDL-C达标(<2.6 mmol/L),其次使TG(<1.7 mmol/L)和HDL-C (>1.03 mmol/L)达标。
(5)合并代谢综合征,加强生活方式改善,血糖达标(<6.1 mmol/L)、体重减轻,与药物配合全面达标。
(6)替米沙坦、硝苯地平缓释片及美托洛尔,降压、降心律,心肌耗氧量降低。疗效协同,副作用抵消。
(7)应提高治疗效率,即一药多效,如替米沙坦:降压、降糖、改善胰岛素抵抗,改善左室重构及减少新发糖尿病,硝苯地平缓释片及比索洛尔,既抗心绞痛又降压。
(8)稳定性心绞痛狭窄<70%左右,不主张放支架,药物治疗进行二级预防,定期复查运动试验。
(9)若心绞痛变为不稳定时,或突发心梗时,应在强化药物的同时,选择合适的急诊或择期的心肌血运重建疗法:PCI/CABG。
术后应坚持长期规范的药物防止及其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