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改动态 > 医师多点执业遭冷遇 “走穴”仍盛行

医师多点执业遭冷遇 “走穴”仍盛行

2011-09-01 09:18 阅读:3538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q****e 责任编辑:qionghe
[导读] 作为医改的一大亮点,医师多点执业试点工作已开展两年。日前,卫计委再次***相关规定,鼓励医师多点执业,希望更多医生加入其中。然而,这项被视为能有效缓解看病难的政策,却面临着诸多困境。

    聚焦 · 医师多点执业

    多点执业遭冷遇

    作为医改的一大亮点,医师多点执业试点工作已开展两年。日前,卫计委再次出台相关规定,鼓励医师多点执业,希望更多医生加入其中。然而,这项被视为能有效缓解看病难的政策,却面临着诸多困境。医师多点执业的现状如何?改革的出路何在?从今天起,本版将推出连续报道,敬请关注。

    医生参与度低——

    医师多点执业“叫好不叫座”。是否申办多点执业?多数医生在观望医院的“表情”


    2009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研究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当年9月,卫计委下发《关于医师多点执业有关问题的通知》,做出有关规范。随后,广东、海南、云南、四川、北京、江苏等地相继展开试点工作。

    经过两年多的试运行,2011年7月,卫计委发出通知,决定将试点地区扩大至全国所有省份,同时降低门槛,将申请医师的资格由副高级以上降为中级以上。

    然而,面对国家鼓励医师多点执业的政策,医生似乎并未给予积极的回应,医师多点执业“叫好不叫座”。

    今年3月1日,《北京市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试行)》实施。截至6月30日,仅有166名医师办理了注册。

    全国第一个省级试点广东省,试行医师多点执业一年多时间,只有100多名医生申请登记,而且均为同一系统内部多点执业。

    昆明市开展试点工作2年来,截至今年5月17日,1223名医生签约多点执业,仅占该地医师注册人数的5.32%。

    如此小的“动静”,远难达到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民营医疗机构流动的目的。显然,多点执业没有受到医生的青睐。

    “现在,我还没有申请多点执业,看看情况再说。”北京某三甲医院的一位资深牙医,近年来利用休息时间,定期去一家合资诊所私做牙齿正畸。“在那行医不涉及人事制度,不像眼下的规定那么令人顾虑。”他说。

    据了解,为保证医生在其第一注册地点的医疗效果,北京市规定医师申请多点执业前,要先取得现供职医院的同意,并在书面协议中明确医院、医生双方的权责。是否申办多点执业?多数医生在观望医院的“表情”。

    “大医院人力资源紧张,多数医生工作时间呈饱和状态,外出行医时间不多。再去多点执业,势必会影响本单位工作。”北京军区总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张国晖说。

    “我之所以没提出申请,是因为迷恋事业单位的好处。”北京某医院医生表示,“编制内人”意味着拥有病人资源、科研条件和其他福利待遇,公立医院能提供更多的职业成就感,因此多数医生还不愿意做自由职业者。

    “走穴”依旧盛行——

    医生身份是“单位人”,而不是“社会人”,这是自由流动的最大障碍


    虽然多点执业遭到冷遇,但医生“走穴”的暗流依旧汹涌。各地大医院的名医,特别是好的手术医生,在所属单位之外行医,早已成为公开的秘密。

    半年前,河北省衡水市某中学教师小蕾的父亲患了胃癌。经她要求,该市一家医院从省医院请来大牌医生做手术。手术费用总计3.6万元,目前老人恢复较好。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