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改动态 > 医师多点执业遭冷遇 “走穴”仍盛行(2)

医师多点执业遭冷遇 “走穴”仍盛行(2)

2011-09-01 09:18 阅读:4162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q****e 责任编辑:qionghe
[导读] 作为医改的一大亮点,医师多点执业试点工作已开展两年。日前,卫计委再次***相关规定,鼓励医师多点执业,希望更多医生加入其中。然而,这项被视为能有效缓解看病难的政策,却面临着诸多困境。

 

    “如果我和爱人陪父亲去北京看病,3个人坐火车路费来回约500元,住旅馆每天200元,什么时候能挂上专家号甚至住上院呢?只有等,而等待就意味着花钱。”小蕾认为,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上专家,是件“三赢”的好事:对医生来说,带来更多报酬;对患者而言,得到专家诊疗,并节省医疗费用;对于邀请方医疗机构,留住了患者,学习了技术,也增加了收入。

    据了解,2005年卫计委发布《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许多专家据此经所在医院批准,以“外出会诊”的形式,进行实际意义上的多点执业,只不过是随机的,不是固定的。而更多的“周末门诊”、“飞行手术”等“地下走穴”现象,已成为行业潜规则。北京市卫生局医政处的调查显示,北京12家民营医院中,有174名来自北京各医院的医生。

    2010年11月15日,“超女王贝整容致死”事件再次暴露了这种院外“接活”的隐患。经查,王贝的主刀医生汪良明在广州注册行医资格,却在武汉行医一年多。

    医疗工作是有组织的、连续性的行为,会诊的方式打断了这种组织性和连续性,往往是医生看完病、做完手术就走,患者后期的治疗与观察难以得到保障。

    专家指出,我国医生身份是“单位人”,而不是“社会人”,这是自由流动的最大障碍。只有让医生逐渐由“单位人”过渡到“社会人”,才能使多点执业政策落到实处。

    “医师多点执业是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做法。”北京华景齿科负责人贺周介绍,在一些发达国家,医生是自由职业者,取得行医资格并经过申请后,可在多家医院流动执业。医生与医院不是雇佣关系,而是协作关系。

    “除了急病需要去医院急诊外,美国人看病一般都找自己的家庭医生。”贺周举例说,病人腹痛,家庭医生初步诊断后,开单子让病人去医院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家庭医生如果认为是胃病,会推荐胃病专科大夫。如需手术,该专科大夫将在其协作医院给病人做。这种制度安排,有利于释放优秀医生的生产力,病人直接找医生,没必要集中跑到大医院。

    美国麻省卫生福利部高级研究员、中欧商学院和上海财大兼职教授蔡江南认为,专家若能够在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之间流动,一定程度上可以化解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带来的看病难问题。

    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邓小虹表示,该局将开展专项检查,督促院外兼职医师尽快申办多点执业注册,否则将按照非法行医惩处。

    政策尚需完善——

    医院一直把医生视为自己的资产。医师多点执业如果全面铺开,医院将面临核心竞争力分流的风险

    一项旨在缓解看病难的好政策,为何推行起来困难重重?

    “推行医生多点执业对民营医院来说,是件好事情,但目前的相关规定让医生们顾虑重重。”一家民营牙科诊所负责人对记者说,“又要经本院医务处批准,又要去卫生局备案,谁还去申办?我这儿的兼职医生多是北京知名医院的学科专家,他们外出行医都不愿意让原单位知道。”

    记者采访中发现,对于医师多点执业话题,北京各大医院多数采取回避态度。“医院不会发自内心地支持医师多点执业。”一位私下在院外兼职的医生对记者说,现行的体制安排,是将医生与医院捆绑在一起。

    据介绍,目前我国医学人才的培养主要依靠用人单位的投入,**的投入是以单位为基础实施的,教学、科研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型公立医院。医生在学术圈中的地位与所在医院的影响力密切相关。

    医生的成长离不开医院的平台,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优质的人力资源。因此,多年来医院一直把医生视为自己的资产。医师多点执业如果全面铺开,医院将面临核心竞争力分流的风险。

    “除了单位压力,医疗责任风险是绕不开的难点。”张国晖指出,在发达国家,专科医生做完手术后,其他环节有专人负责善后。而我国的主刀医生要从头至尾负责一名住院病人,中间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要承担责任。

    据了解,由于财政投入不足,目前公立医院大都没给医生购买医疗责任险。发生医疗赔偿时,多数医院采取医院和科室分担制,科室承担费用大部分由责任医师埋单。这种情况下,很多医生对多点执业的医疗风险心存顾虑。

    “眼下,民营医院与外来专家洽谈兼职时,往往回避责任承担问题。”据业内人士介绍,有的民营医院会从兼职专家的报酬中提取5%,作为风险保障金。一年下来,如果没有发生责任追究情况,该保障金将如数退还。

    “医疗质量如何保证?医疗责任谁来承担?这些都是多点执业的关键问题,需要**作出明确规定。”蔡江南说。

  • 1
  • 2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