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视角 > 王牧笛“辱医”事件反思:美国如何扎针?

王牧笛“辱医”事件反思:美国如何扎针?

2014-02-26 10:12 阅读:4228 来源:Vivolight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李思杰
[导读] 王牧笛,何许人也,北京大学毕业,广东卫视财经郎眼的主持人。曾经刚好看过一期他的节目,跟郎咸平、时寒冰这样的财经大佬在一起,表现始终沉着稳重,才思敏捷,翻看他以前的微博,他曾说过:有理不在声高,你想传播任何言论都可以,但不要以骂人的方式...然

    王牧笛,何许人也,北京大学毕业,广东卫视“财经郎眼”的主持人。曾经刚好看过一期他的节目,跟郎咸平、时寒冰这样的财经大佬在一起,表现始终沉着稳重,才思敏捷,翻看他以前的微博,他曾说过:“有理不在声高,你想传播任何言论都可以,但不要以骂人的方式...”然而最近,却在医患矛盾极度紧张的当下,发表不当泄愤言论,甚至激起中国医师协会发表**要求其道歉,不得不让我们再一次审视,我们的医患关系,究竟是怎么了?

    相信大家都有过陪同亲友去看病的经历,关心则乱是人之常情,连扎四针,对一个身体本就不适的患者来说,无疑是很大的痛苦,可我相信,这绝非医护人员的本意。连续三天以来,一个医生被打死,一个医生被割喉,一个孕妇护士被暴打至流产,这样剑拔弩张的矛盾一次次发生,究竟是谁的错,而为什么,我们甚少在国**体上看到这样的报道。

    我们没有人在当时扎针的现场,也无法判断当时的情况下,护士连扎四针是否合情合理,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只是讨论这一件事的对错是非,并无益于这类问题的解决。
 


    我们不妨先看看美国医生是怎样**的。

    在美国的很多医院,医生把静脉注射几乎看成一个小手术一样严肃对待,护士在静脉注射前通常会使用影像设备先做评估,客观告诉病人其血管部位,大致深度,从而帮助护士区别对待。**有时候真不是件简单的事,从科学上说,我们肉眼只能清楚看到1~2mm深的血管,如果碰上10mm深的血管,护士别说扎4针,打10针你也不能责怪他,因为这本身就需要艰难的尝试。

    通过完备科学的医疗操作流程,利用先进的仪器作为客观标准,提供准确的数据给予临床操作指导,这就是美国能较好避免医患**的本质解决方式。对于患者,如果医生能事先把检测结果告诉他,让他提前做好心理准备,首先就可以化解患者的不信任情绪。很多时候,患者的愤怒,主要是由于信息的沟通不够到位,患者对医护人员缺乏信任,从而造成的误解,这也是中国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

    进一步想,我们发现,其实不管是简单的医疗操作,类似**,亦或者是顶尖的心脏支架手术,所发生的种种**,各执一词,其实并没有如此难以解决。添置先进设备,改善医师操作要求,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比如**,咱们也引进国外先进的静脉显示技术,在**前先给患者做个评估。一旦显示血管不好扎针,咱们先让患者清楚明白看看,科学仪器显示这是不好扎的血管,可能没有办法实现“一针见血”,要有心理准备,并且及时通知经验丰富的护士在旁进行指导,如果能以这样的服务面对患者,这“**打护士”的问题离终结也应该不远了。

    所以,咱不能碰到啥问题就一味指责当事人,或者抨击体制,这都不是咱能操心的事,也对真正解决问题无益,何不引以为戒,发展创新的医疗器械,从技术角度去改善医院服务和患者健康,才是解决医患问题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相关阅读:
    王牧笛事件背后的思考
    主持人就医发微博称“想砍人” 激起千层浪
    VIP心态酿成了王牧笛事件
    医患矛盾根源化解
    王牧笛“辱医”事件反思:美国如何扎针?
    别让跋扈权力加重医患**
    启动审前调解 医患握手言和
    医患情:医生卧病 50年前患者深情轻吻恩人手
    廖新波:“砍医论”砍的不是人而是法律
    医患矛盾没赢家 解决矛盾惟靠规范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