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新近发表于《情感障碍杂志》的研究显示,存在双相障碍病史的女性在妊娠期间及产后可能出现较为严重的临床症状,须密切监测。
来自美国罗德岛巴特勒医院社会心理研究项目的Cynthia Battle及其团队指出,**风险、物质滥用及疾病对亲子关系所造成的影响尤其值得关注。
研究者回顾了334名妊娠及产后女性。她们的平均年龄为27.8岁,且先前曾在综合性产科医院接受精神科治疗。这些人中,有32名(10.2%)被诊断为双相障碍,包括19名双相 I 型患者、10名双相 II 型患者以及双相未特定患者。其他参与者被诊断为其他类型的轴一障碍。
研究者指出,虽然仅有10%的参与者被诊断为双相障碍,事实上,在最近的一个月内,大约四分之一的患者至少有四天存在心境高涨的症状,而存在易激惹性升高的患者更是达到四分之三。
与被诊断为其他轴一障碍的患者相比,双相障碍女性患者的精神疾病相关既往史更加丰富,包括更高的物质滥用率(55.9% vs 26.1%)、精神科用药率(90.0% vs 60.6%)及接受心理治疗的比例(93.3% vs 66.1%)。
在参与研究时,双相患者正在接受药物治疗的比例也更高(64.7% vs 40.7%. ),而这一点在110名妊娠期女性中更为突出。在**观念方面,双相患者与其他患者大致相当;但在**行为及**未遂方面,双相患者显著高于其他患者(58.8% vs 26.6%.)。
另外,双相患者存在易激惹及心境障碍的比例也更高,尤其是后者。
在224名产后女性中,双相障碍患者报告分娩并发症的比例更高(58.8% versus 26.6%.);虽然母乳喂养的比例相仿,但哺乳期间报告的问题更多(77.8 vs 42.3%)。
考虑到双相障碍围产期女性所面临的复杂的治疗决策,研究者认为,针对高危的持续监测是有必要的。
他们得到结论:“以父母为中心的治疗决策及联用的个体化心理治疗方案对这一群体或有帮助。”
边缘型人格障碍(BPD)是一种破坏性很强的精神障碍。证据显示,精神科住院部...[详细]
PANSS-30、PANSS-14和PANSS-8 均不具有“可扩展性”;...[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