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仍在跳动的心脏被医生取出。它的主人叶劲,是一名21岁的广西小伙,被医生判定为脑死亡。这颗心脏被植入北京12岁男孩小包的体内,延续另一条生命4天后,“千里送心救活男孩”引方法学争议。署名为北京市**局法制办、法学博士的许志强撰文认为,这场生命接力和爱心行动背后,潜藏着能否通过脑死亡标准,认定他人死亡的重***律问题。由于脑死亡在中国未立法,专家亦指出其存在伦理和司法等多重问题。“脑死亡”患者面临“医学上已死亡,但法律上或未死亡”的尴尬境地(5月7日《新京报》)。
“千里送心救活男孩”是一场别开生面的爱的接力,也是生命的延续,传递着人性的温暖,引方法学争议,不外乎两方面原因:第一,现有的***法律制度保障尚不完善,或者说存在诸多漏洞,无法确保捐赠者和受捐者的合法权益;第二,针对***,缺乏有效的第三方监督,会让利欲熏心的不法之徒有机可钻、有利可图,衍生出器官捐献黑色利益链条等,影响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转。
***如何更具人性化,这是亟须面对的全球性医学问题,包括脑死亡的认定标准、是否给捐赠者报酬、如何确保分配公平等,不仅在我国,在其他国家也存在同样相似困境。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我国的器官捐献发展比较迟滞,欧美很多国家都有相关捐献政策,比如,美国申请***时签订捐献协议,德国公民16岁便确定捐献意愿。
据新华社一项报道显示,中国每年有150万人需要器官移植,却仅有不到1万人能获得移植器官,器官来源的匮乏衍生出地下黑市*、器官贩卖行业等,蚕食着器官捐献的正常运转。可见,鼓励公民捐献器官,我们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前提条件是用制度性力量保障捐赠者的权益,完善相关监管制度,还要加强宣传力度,让公民了解捐献器官的意义,以提高器官捐献的比例。
相关阅读:
"千里送心"追踪:昨日脱离呼吸机 可少量进食
北京换心男孩已清醒 生命体征平稳
脑死亡=真死亡?“千里送心”引争议
千里送心救活男孩引争议 脑死亡摘心被指有悖法律
器官移植需保障 脑死亡立法应提上日程
用制度性力量消除"千里送心"争议
桂林北京"千里送心"救助12岁男孩生命大接力纪实
"千里送心"背后的法律争议
"千里送心"父亲谈儿子 好男儿就该有担当
“千里送心”带来的不能只有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