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生活都是快节奏
大部分人追求效率而忽略了饮食健康
吃快餐火锅烧烤麻辣烫路边摊
抽烟喝酒、饮食不规律
作息不规律……
这些都很容易引发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是炎症性肠病的主要类型之一,是一种主要累及消化系统的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临床表现为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伴腹痛、里急后重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
目前,中国溃疡性结肠炎患病率已超过11.6/10万,发病高峰年龄为20~49岁,存在着知晓率低、就诊率低、诊断和治疗水平差异较大、治疗不规范、患者治疗依从性差等诸多问题。
然而,找到正确的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方法是一项十分棘手的任务。据克罗恩病和结肠炎基金会的说法,溃疡性结肠炎被认为是一种无法治愈的慢性病,因此,如果你被诊断出患有溃疡性结肠炎,就需要接受长期治疗。这可能会让人感到有些不知所措,尤其是一开始,即使你知道治疗可以帮助你改善生活质量,并降低患结肠癌等并发症的风险。
不过,幸运的是,近年来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在药物和外科手术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精准医疗和精准医学的发展,新靶点的药物被不断开发出来,相比传统治疗,生物制剂的作用机制和靶点精准,降低了手术率,但是往往需要住院静脉输注或皮下注射,药物半衰期长,一旦发生感染等急性状况而需要很快改变治疗状态时就受到限制。此外,生物制剂还有过敏反应、继发性耐药等问题。
相比其他治疗方式,小分子抑制剂口服使用,患者依从性好,没有免疫原性,不产生像生物制剂单抗的抗体反应。从治疗的角度更加容易控制,半衰期短,万一发生临床紧急情况可以随时停用。S1P受体调节剂是一种合成的用于治疗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的口服小分子药物,也是目前免疫相关疾病治疗领域的研发热点。
鞘氨醇1-磷酸(S1P)受体是一种G蛋白偶联受体,参与多种生物学反应的调节,例如淋巴细胞从淋巴结向外周血的转运。淋巴细胞在血循环和淋巴循环系统中流动,期间会不断进出淋巴结,而S1P是调节淋巴细胞迁移出淋巴结的信号。如果S1P受体的功能受到影响,淋巴细胞会因为无法识别迁移出淋巴结的信号,而在淋巴结中大量驻留。
Etrasimod是一个口服、选择性、合成的S1P受体1, 4, 5 调节剂,被研发用于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在内的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的治疗, 是第一个在中国开展溃疡性结肠炎3期临床研究的S1P受体调节剂。根据已公布的2期临床研究(OASIS)数据显示,Etrasimod针对中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安全性和耐受性。
Etrasimod用药后快速起效,用药1周即观察到大便频率和便血症状的改善,治疗12周后除了临床症状的显著改善外,还观察到组织学的明显改善,这对于减少疾病的复发极为重要。后续的长期开放标签研究中,Etrasimod治疗持续提高临床缓解率,在整个研究中感染风险低。
溃疡性结肠炎在中国乃至全球都还有医疗需求未被满足。Etrasimod在机制上,是新一代高选择地S1P受体调节剂。在全球2期OASIS临床试验中,Etrasimod显示出了令人瞩目的临床疗效和良好的安全耐受性。期待研究者们共同努力,早日为患者带来这一新型口服疗法。
目前,Etrasimod在中国正处于3期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的患者招募阶段。
如果您有意向参加本研究,请添加客服微信进行报名,我们会有专业的招募专员联系您,为您详细地介绍本研究,如符合筛查标准将安排您进行相应的检查。成功进入研究后,研究药物Etrasimod调节剂将免费提供,研究相关检查也将免费提供,并获得一定的交通费补偿。
最新!医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万增加到2023年的19....[详细]
连续工作满15年或累计工作满25年且仍在岗的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在满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