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生也会开错检查?!影像科医生对于检查一定要细之又细
2020-08-31 19:34
阅读:9720
来源:
责任编辑:点滴管
[导读] 拍片看片不容出差错
影像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非常重要,诸多疾病的诊断、治疗都需要影像检查的参与,所以拍片看片不容出差错。那么,该如何才能避免出错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天的访谈嘉宾分享的实用经验↓↓↓
(一)、重视沟通
“现阶段CT检查是临床医生诊断病情最重要的辅助检查之一,所以对于检查一定要细之又细”。孙文会医生表示,一般患者来到检查室,他们影像检查医师一定会询问患者哪里不舒服,明白患者需要做哪个部位的检查。
同时,检查医师也不用必须按照临床医生开的检查单去检查,因为临床医生也有可能出现因为不理解CT检查部位,从而开错检查单的情况。检查医师如果对临床医生开的检查有不同的见解或是异议,就要和临床医生沟通交流,然后结合患者病情的情况给予对应的检查项目意见,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因为开错检查单而浪费医院资源,还能让患者少受到辐射危害。
孙医生还结合自身经历谈了这方面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说,以前有一位患者腰部摔伤后来医院治疗,临床医生开的检查单是腰椎间盘。患者来检查室后,影像科室医生便询问其病情,考虑到患者存有骨折现象可能性,随即影像科室医生电话联系临床医生,告知腰椎间盘和腰椎骨折这两种扫描的不同,椎间盘检查是否有椎间盘突出等症状,像这种外伤建议做腰椎椎体检查是否有腰椎骨折。经过电话沟通后,临床医生也意识到了之前所开的检查存在不妥便更改了检查单。对此,患者也表示理解,并对医护人员的较真感到安心。
孙医生还呼吁:“现阶段很多医院的报告室都是单独的一间房,检查医师很难接触到患者,并不能和患者有一个良好的沟通,希望以后这种情况能够改进。”
(二)、重视手写报告
由于影像科医生所写出的报告将很大程度影响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因此为了保证其报告正确,秉着对患者负责任的态度,孙医生一直以来都是坚持自己亲自手写报告,而不是用模板去套。
孙医生认为,现阶段大部分大夫都有诊断的模板,这样虽然节约了写作时间,减少错别字的问题,但很多图像上面的细节也很难发现,很多都只观察模板上写的,错过了许多更细微的病情,于是就容易出现漏诊和描述比较模糊情况,导致临床医生判断不清。
此外,孙医生还给出建议:“活到老,学到老,当医生要学无止境”。在诊断水平上,还是要注重自己平时的学习,有个老师带着确实好,但也需要看自己的理解能力,所以医生还需要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不断丰富自己的医学知识,平时没事的时候要多观察病历图片,这对自己是很有帮助。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