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论坛推荐 > 手阳明大肠经

手阳明大肠经

2012-03-31 11:12 阅读:2035 来源:爱爱医 责任编辑:潘乐乐
[导读] 手阳明大肠经的简称是大肠经,是十二经脉之一。 【 手阳明大肠经的循行 】 《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 (1) 之端,循指上廉 (2) ,出合谷两骨 ( 之间,上入两筋 ( 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 (5) 之前廉,

    手阳明大肠经的简称是大肠经,是十二经脉之一。

    【手阳明大肠经的循行

    《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 (1) 之端,循指上廉 (2) ,出合谷两骨 ( 之间,上入两筋 ( 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 (5) 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 (6) ,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 (7) ,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 (8) ——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本经穴]商阳(井),二间(荥),三间(输),合谷(原),阳溪(经),偏历(络),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合),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口和髎,迎香。

    [交会穴]大椎、水沟(督脉),地仓(足阳明),秉风(手太阳)。

    【注释

    (1)大指次指--指大指侧的次指,即食指,又名示指,亦即第2指。
    (2)上廉——取曲肘执笔体位,上廉即*桡骨一侧。
    (3)合谷两骨--指第一、第二掌骨,合称歧骨。
    (4)两筋--拇指长伸肌腱、拇短伸肌腱的过腕关节处。
    (5)髃骨——髃读作隅,角的意思。此指肩峰部。
    (6)柱骨之会上——张介宾注:“颈项之根为天柱骨”,意指颈椎。“会上”指大椎,为六阳经所聚会,释作锁骨。
    (7)颊——面旁的总称。
    (8)人中——又名水沟,位于人中沟中央近鼻孔处。

    【手阳明大肠经的语译

    手阳明大肠经:从食指末端起始(商阳),沿食指桡侧缘(二间、三间),出第一、二掌骨间(合谷)、进入两筋(拇长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之间(阳溪),沿前臂桡侧(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进入肘外侧(曲池、肘髎),经上臂外侧前边(手五里、臂臑),上肩,出肩峰部前边(肩髃、巨骨,会秉风),向上交会颈部(会大椎),下入缺盆(锁骨上窝),络于肺,通过横膈,属于大肠。 ?? 它的支脉:从锁骨上窝上行颈旁(天鼎、扶突),通过面颊,进入下齿槽,出来挟口旁(会地仓),交会人中部(会水沟)--左边的向右,右边的向左,上夹鼻孔旁(锁骨上窝),络于肺,通过横膈,属于大肠。

    【手阳明大肠经的病侯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齿痛,颈肿。
    是主津 (1) 所生病:目黄,口干,鼽衄 (2) ,喉痹 (3) ,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
    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 (4) 热肿;虚,则寒栗不复 (5) 。

    【注释

    (1)津--此后原有“液”字,《太素》、《脉经》等无。即手阳明大肠经“主”津,手太阳小肠经主“液。
    (2)鼽衄--鼽,音求,”为鼻流清涕“。衄,指鼻出血。
    (3)喉痹——指咽喉肿痛,壅闭不通的见症。面赤,腮肿,甚则颈外漫肿,汤水难咽,语言不出。
    (4)脉所过者——指手阳明大肠经脉所过之处。
    (5)寒粟不复——发寒抖战,难以回温。

    【手阳明大肠经的语译

    手阳明大肠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病症:牙齿痛,颈部肿胀。
    手阳明大肠经所属穴能主治有关”津“方面所发生的病症:眼睛昏黄,口干,鼻塞,流清涕或出血,喉咙痛,肩前、上臂部痛,大指侧的次指(食指)痛而不好运用。
    凡属于气盛有余的症状,则当经脉所过的部分发热和肿胀;属于气虚不足的症状,则发冷,战栗而不容易回暖。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