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2014年春节前后我在肿瘤医院轮转时管过的一个病人,40岁左右的男性,来北京之前已经在当地医院打过多个周期的化疗,我们接手的时候病人的情况已经非常不好。
临床医生也许都知道,这个年龄的病人看病大多由老婆陪同,但这个病人比较例外,始终只有年过七旬的老母亲在侧,可能因为都是南方人,两个人的身材都十分瘦小。
这个病人平时和病房的其他人相处,包括面对医生和护士时,都有着这个年龄的男人最正常的表现。但每当我们看到他和他母亲在一起的时候,却有一种年龄倒退的感觉。
他们之间的相处,看上去根本不是古稀之年的母亲在照顾中年的孩子,而就像是年轻的妈妈在照顾五六岁甚至三四岁的、会撒娇、爱发火的宝宝,她为他擦脸,给他刷牙,蹲在地上为他穿袜子……而其实,这些动作对于那时的他来说,完全可以自理。
每次查房,他都会很急切地向医生说明自己的症状和感受,母亲若忍不住补充了一两句,他会立刻变得很生气,粗鲁地打断母亲,然后瞬间转过脸笑着和我们医生继续说话。而那位母亲,就好想自己真的犯错了一样,连声回答“好好好”,然后保持沉默,直到查房结束。
我总以为,这位母亲只不过是因为儿子生病了才这样宠着他。后来才知道,带儿子来北京之前,老太太的老伴儿刚因为肺癌去世,因为担心儿子情绪受影响,老太太一直对儿子隐瞒父亲去世的消息,包括出殡……而她自己,用她瘦弱却强大的肩膀,扛起了这个家,把她余生所有的爱都用来娇宠这个儿子,在我们所有人面前,就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而据说,病人其实是有老婆的,还有一儿一女两个孩子。
在住院期间,无论被儿子多么大声的呵斥,这位母亲还是会不时拖着她那颤颤巍巍的身子,偷偷走到医生办公室,补充一些医生查房时自己想说未能说出来的话,以及最一次叮嘱作为管床大夫的我:“虽然知道儿子可能活不了多久,但不管怎样,不能让他觉得没有希望,求你帮忙骗骗他!”
后来,这个病人的病情越来越重,加上化疗的副反应,他的情绪也越来越暴躁。他母亲让我们用最贵最好的药,说无论如何一定要救她儿子。在用过一段时间的靶向药物以后,病人的情况仍然没有什么起色。
为了兑现对老太太的承诺,我就只能一直骗他说:“情况还是越来越好的,你现在有些不舒服,是因为给你用了更强的药,这些都是用药以后的正常反应,坚持坚持就好啦。”
后来他们出院了。正月快过完,该是这个病人进行第二周期的靶向治疗的时间了,那对母子,却迟迟没有出现。我猜想,或许是最坏的事情发生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我遇到他们在肿瘤医院的一个熟人,忍不住多问了些这对母子的近况。熟人的回答印证了我的猜想——病人回去没多久就去世了。在那一次的追问中,我也知道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事情,才明白那个看上去如此瘦弱的老太太是多么的不易,突然间对老太太充满敬意。